聚酰胺表氯醇樹脂是一種反應性聚合物,該化合物中存在對纖維素纖維有高度親和力的仲氨基和叔氨基,在堿性或中性條件下,能夠實現對纖維素纖維的表面改性,將正電荷引入纖維素纖維,從而提高纖維對染料的直接性和反應性.研究表明,纖維素纖維經PAE樹脂改性后能顯著提高反應性高的活性染料的上染率和固色率[5],但不能改善一氯均三嗪等低反應性活性染料的固色率.為此,人們又開發研究了許多有效的方法,如將乙二胺引入PAE中.乙二胺的引入增加了PAE樹脂的交聯性,處理織物時由于其親核氨基數量的增多使其與染料的反應性提高.
1.6天然陽離子改性劑
由于很多陽離子改性劑本身對環境有不良影響,如一些胺類物質毒性很大,對眼睛、皮膚和呼吸道等都有刺激作用,所以,環境友好型陽離子試劑的開發研究越來越受到關注.常見的環保型陽離子改性劑:(1)殼聚糖為高分子化合物,分子結構緊密,水溶性差,限制了其在印染中的應用,通常需要配合其他助劑或經化學改性后使用.在弱酸性染浴中,殼聚糖的氨基質子化,帶正電,起促染作用;(2)陽離子淀粉由淀粉與含有氨基、亞氨基、銨或磷等陽離子試劑反應制得,具有較高的分散性和溶解性,還具有許多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性能,對陰離子物質有較強的吸附能力.但由于陽離子淀粉的制備效率低,成本高,制備困難等,至今還未得到廣泛應用.目前,陽離子淀粉主要應用于造紙行業,在紡織品染色中的應用還處于實驗階段,有人研究用2對棉纖維進行改性,實現了棉纖維的無鹽染色,染料上染率高,色牢度優良[6],顯示出陽離子淀粉在印染行業中的優勢.
1.7吸附型陽離子改性劑
吸附型陽離子改性劑是一類聚陽離子系化合物和聚胺系化合物,可直接吸附在纖維上,結構式如下:
.jpg)
這類陽離子改性劑與織物的結合力弱,處理后牢度差,實際使用較少.
2陽離子改性劑在印染加工中的應用
2.1前處理
織物經陽離子改性后,表面帶有一定數量的正電荷,能夠加快溶液中HO2-的吸附,在纖維內部進行漂白,故陽離子改性可用于紡織品的漂白工序中,有效提高纖維的漂白效果.徐偉杰、閔潔等[7]研究了環氧型季銨鹽陽離子改性劑在蠶蛹蛋白纖維漂白工序中的應用,討論了陽離子改性對蠶蛹蛋白纖維漂白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蛋白纖維經陽離子改性后的漂白效果明顯提高,也為紡織品漂白提供了一條新途徑.
2.2染色
陽離子改性最早出現在棉纖維的染色研究中,其在紡織品染色中的應用也最為成熟.主要是因為陽離子改性后織物帶正電荷,提高了陰離子染料與織物的反應性,進而縮短了染色時間,節約了水和助劑,且可減少鹽用量.LDraper等[4,8]的研究表明,陽離子改性后,可以實現直接染料、酸性染料在堿性、無鹽條件下染色,且染色織物的水洗牢度、耐光牢度都有所提高.劉中君[9]和郝龍云[10]等人的研究表明,陽離子改性可用于棉織物的涂料染色,且工藝簡單,粘合劑用量少,色牢度有所提高,一般在3~4級.此外,將陽離子改性用于需染色的苧麻纖維,可有效改善苧麻纖維著色淺、色光萎暗、色牢度差等缺陷.研究表明,陽離子改性使苧麻纖維接上正電荷,通過庫侖引力的作用,增加了對陰離子染料的吸附,從而提高了染料的上染率,顯著改善了苧麻的染色性能.[11-12]陽離子改性在蛋白質纖維染色中的應用研究也很多,AN.Chaudhary等[13]研究探討了N-(3-氯-2-羥丙基)三甲胺氯化物在羊毛直接和活性染料染色中的應用,結果表明,陽離子改性織物的上染率顯著提高,染色深度明顯增大,摩擦牢度和撕裂強度沒有明顯變化.王潮霞等[14]將陽離子改性技術應用于羊毛織物的超細涂料染色中,通過對改性條件的討論得出改性羊毛織物涂料染色后干、濕摩擦牢度均有所提高,織物手感柔軟,彈性良好.王雪燕[15]等用3-氯-2-羥丙基三甲基氯化銨對絹絲進行陽離子改性后指出,在中性浴條件下,改性絹絲用活性染料、直接染料染色,不僅可縮短染色時間、減少染色酸用量,并且能夠降低染色溫度,實現絹絲節能、清潔化染色.
<<上一頁[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