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移印花因其工藝設備簡單,生產效率高,不用水也不排水而成為有助于環保的印花工藝,但轉移紙的一次性使用提高了轉移印花的成本,另外,印花后形成的大量轉移紙及紙上殘留的染料又加重了環境的負擔。若采用微膠囊染料轉移印花,可利用微膠囊的“染料庫”作用,控制染料的轉移量,使其勻速釋放,一張轉印紙可以多次使用,提高染料的利用率,這樣可以大大降低轉移印花的成本。微膠囊轉移印花就是將兩種或更多種微膠囊化的染料用于轉印紙的表面上,并將轉印紙放在紡織品上施加物理壓力,使膠囊破裂并將染料沉積于紡織品上。DickinsonRobinson集團發現此工藝可適用于多種天然或合成紡織品,包括棉、絲、亞麻、毛、粘膠、尼龍、聚酯和醋酸纖維等【11】。3M公司也開發了一種微膠囊系統,通過膠囊與目標表面的磨擦而將色素傳遞到紡織品上【14】。
2.2.5微膠囊靜電印花
Sandoz公司發現將染料分散到具有高介電常數的溶液中,染料顆粒能移向電極【15】,故用高電阻殼材料,如乙烯類樹脂、聚脂和聚酰胺樹脂等將染料微膠囊化,可用于轉移印花。微膠囊化染料直徑一般小于50um,在局部電場和光半導法作用下,應用電場或靜電復印的方法,通過篩網將微膠囊沉淀并固定在紡織品上,再通過加壓、加熱或適當溶劑作用使微膠囊破裂。
2.2.6微膠囊感光印花
利用重氮感光紙的微膠囊技術原理,把一種或多種不相容的組分經微膠囊化后,涂布于感光紙上,遇壓力或熱發生破囊后即進入感光室(或輻射室)以顯色【13】。這種感光布能久貯不變質,穩定性良好,適應工業大批量生產,故此感光印花技術具有一定的工業可行性。
2.2.7微膠囊發泡立體印花
發泡微膠囊的膨脹是依靠囊心物質的物理狀態的變化—氣化產生壓力而引起,將發泡微膠囊和粘合劑印制于織物上,干燥后在適當高溫(取決于發泡微膠囊類型及纖維的種類)的條件下熱處理,微膠囊內部的低沸點溶劑氣化產生足夠的內壓力使塑性化的囊壁膨脹,微膠囊直徑擴大至原來的3~5倍,冷卻至室溫后仍保持發泡后的狀態,從而獲得立體感強的發泡效果【16】。
<<上一頁[1][2][3][4][5][6][7][8][9][10]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