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色差控制難
PET海島超細纖維仿麂皮絨色差很難控制,一般出現的色差有缸差、管差、左右差、前后差等,其中以缸差為普遍。在排除PET海島超細纖維仿麂皮絨前處理所造成的因素外(如:堿減量開纖、摩毛或抓毛和剪毛等均勻度),左右差、前后差也是勻染性不好的一種表現,主要是沒有正確控制分散染料上染敏感區的升溫速度及布在染機內循環一周所需的正確時間,當然,正確地選擇適合的分散染料組也是很重要。
在這里重點分析缸差、管差造成的主要因素。PET海島超細纖維仿麂皮絨是由二種纖維細度差異很大的聚酯纖維組成,正面是維細0。03-0。07DPET海島超細纖維(堿減量開纖后的細度),反面是2-5D的PET常規纖維。這二種細度的纖維對分散染料的上染情況是截然不同的,PET海島超細纖維仿麂皮絨面料染色時,在溫度較低的情況下,分散染料先上染正面的海島超細纖維,此時,反面的常規纖維幾乎沒上染;當溫度達到90℃以上時,分散染料継續上染正面的海島超細纖維,反面的常規纖維分散染料開始上染;當溫度達到120℃左右時,海島超細纖維和常規纖維的深度幾乎一致,但海島超細纖維上的染料濃度是常規纖維的3-4倍,這些原因在前面已說明。接著隨著溫度進一步的上升,常規纖維分散染料上染能力大有提高,當溫度達130-135℃時,常規纖維分散染料上染能力達到了最高,大量的分散染料會上染常規纖維,在這進一步升溫過程中,由于,海島超細纖維上的染料濃度要高于常規纖維的3-4倍,具有很大的濃度梯度差,分散染料會大量地從海島超細纖維上移染到常規纖維上,致使常規纖維深度提高,海島超細纖維深度會明顯下降,如移染到常規纖維的染料量和染料組份比例不一致,正面的海島超細纖維色澤和深度也隨之而變。一般情況下,染色的時間能較精確地被控制,但染機內的實際真實的溫度很難被精確控制,那么分散染料發生移染的程度也無法知曉。
PET海島超細纖維仿麂皮絨面料染色時,面料與染液存在三個平衡點——即:正面海島超細纖維與染液;反面的常規纖維與染液;正面的海島超細纖維與反面的常規纖維的平衡,只要這三個平衡點中有一點還沒有達到平衡狀態,色差就始終無法改善。當然面料與染液之間三個平衡是同時達成的,這三個平衡點中海島超細纖維與反面的常規纖維的平衡所需時間最久。如何使這三個平衡點處于穩定狀態,我認為提高染色溫度至135℃,雖正面的海島超細纖維深度會下降,但是,一旦反面的常規纖維上染達到飽和狀態,這之間的平衡隨之達成,這在實際的應用中得到了證實。另外,在較高溫度的情況下,會增強分散染料的透染性,各項濕處理牢度也得到改善。當然,分散染料須選用同步移染好的組合和產品。
管差就是同一染機,不同染管之間的色澤差異,這主要是織物與染液交換次數差異過大所致,造成這種差異是管與管之間容布量有差異;管與管之間布運行速度有差異這也是造成缸差原因之一(缸與缸之間工藝參數不一致)。這就要求除了注重染料的選用,還要加強生產工藝管理。
d)勻染性差
分散染料上染速率與纖維的半徑和表面積有關,超細和細旦纖維由于線密度小,表面積大染料吸附速率快,容易產生染色不勻現象,因此,超細和細旦纖維初染溫度要比常規PET纖維相比要低15-20℃,在染料上染敏感區,與常規PET纖維相比染色升溫速率應盡量慢。具體數據因根據工廠實際情況而定。勻染性除了與染料配伍性、同步移染性等因素有關,還與設備有關,即染液循環能力、織物運行順暢程度、織物運行的速度有關。染料配伍性、同步移染性好;染液循環能力強、染液流量大、織物運行順暢、織物運行的速度快,勻染性效果就好。
<<上一頁[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