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前言
2O上世紀3O年代以來,制冷劑氯氟烴類化合物的大量使用,導致全球范圍內臭氧層厚度變薄,直接使人類暴露在更多高能量的短波紫外線輻射下,對人體健康以及各種天然或人工合成材料構成很大威脅【1】。
為減少紫外線對人體的危害,抑制或延緩高分子材料的光降解,人們將光穩定劑添加在化妝品、紡織品和高分子材料中。其中,紡織品中最常用的光穩定劑是紫外線吸收劑,這是一類能強烈吸收紫外線并且能夠將吸收的能量以熱能等危害較小的形式釋放出去的有機物質J。苯并三唑類紫外線吸收劑則是目前品種最多、產量最大的紫外線吸收劑J。該類紫外線吸收劑以酚類結構存在,吸收紫外光后,質子可快速轉移到氮原子上而形成互變異構體,并迅速將多余的能量轉化成熱能釋放,回到基態。整個互變過程效率極高,周而復始。其結構及作用機理如下:
.jpg)
苯并三唑類紫外吸收劑吸收波長范圍較廣(300~385am),具有較高的摩爾消光系數、耐變色、耐油、毒性小、揮發性低,與聚合物有良好的相容性,被廣泛應用于各種化學纖維和塑料制品中,在紫外線吸收劑中占主導地位引。隨著高分子材料工業的進一步發展,苯并三唑類紫外線吸收劑的研究逐漸趨向于高分子質量化、反應型化、多功能化及分子結構合理化J。苯并三唑類紫外線吸收劑的合成主要采用先合成中間體偶氮物,再將中間體偶氮物還原閉環成最終產物,其化學結構與偶氮染料類似。理論上講,在偶氮染料結構中引人雜原子能夠改變共軛體系的吸(供)電性質,從而影響其光譜吸收性能。大量數據表明,大多數雜環型偶氮染料的摩爾消光系數明顯高于與其結構相近的苯環型偶氮染料[10]。
[1][2][3][4][5]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