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次氯酸鈉,化學式NaClO,是鈉的次氯酸鹽,一般工業用作漂白劑。在紡織品定量化學分析中,次氯酸鈉作為一種常見的次氯酸鹽[1],主要用于定量分析某些蛋白質纖維與某些其他纖維的紡織品混合物。
在試驗時發現,次氯酸鈉溶液在低溫(20°C)低濃度(1.0 mol/L)條件下溶解某些蛋白質纖維的同時,也對某些纖維素纖維(棉、莫代爾纖維等)有一定程度的損傷,但在高溫(99.9°C)高濃度(>=1.5 mol/L)時能很好地溶解纖維素纖維,剩余某些合纖。本文依據這個特性探討次氯酸鈉溶液定量分析的新應用。
2氨綸與纖維素纖維織物的定量分析
在紡織品定量分析中,氨綸織物的定量分析稍顯復雜。首先,氨綸可與多種纖維混紡形成織物,在檢測中,最為棘手的是氨綸與棉、麻等纖維素纖維的混紡織物,一般推薦采用的是拆紗法,即手工分解法。但是當需要大批量檢測時,拆紗法顯得耗費人力。化學溶解方法中,這類織物一般用的是毒性比較大的有機溶劑二甲基甲酰胺[2]或者二甲基乙酰胺[3],但弱點是溶掉的氨綸比例較小,剩余纖維素纖維比例較大。一般在試驗中,而最佳的試驗方案是剩余比例較小的成分,因此濃度大于等于1.5 mol/L的次氯酸鈉溶液[4]就是選擇之一。
2.1氨綸d值測試
試驗范圍:氨綸與纖維素纖維(棉、麻、莫代爾纖維、萊賽爾纖維等);
試劑:1.5 mol/L的次氯酸鈉溶液;
溫度:沸水浴(99.9°C);
時間:30 min。
試驗步驟根據GB/T2910.1—2009[5]進行,得到表1的相關數據。根據表1可以知道,氨綸在煮沸的1.5 mol/L次氯酸鈉溶液中的d值為1.00。
表1 氨綸d值測試表
.jpg)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