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色媒體質量分數(shù)對織物上染率的影響
蠶絲/棉織物分別在不同色媒體質量分數(shù)的工作液中,按1.2.1節(jié)方法浸漬改性。改性后的絲/棉織物分別用三原色活性染料,按1.2.2節(jié)方法染色,測定織物的上染百分率,結果如圖1所示。
從圖1可以看出,色媒體質量分數(shù)較低時,3種染料的上染率隨著色媒體質量分數(shù)的增加而明顯提高;當質量分數(shù)達到3%以后,上染率增幅變緩,說明此時
.jpg)
圖1 色媒體質量分數(shù)對真絲/棉織物上染率的影響
色媒體與棉和蠶絲纖維的反應基本達到飽和。因此,色媒體改性絲/棉交織物處理工藝中,取色媒體質量分數(shù)以3%~4%為宜。
2.3 改性溫度對織物上染率的影響
改變改性溫度,按1.2.1節(jié)方法浸漬改性。改性后的絲/棉織物分別用三原色活性染料,按1.2.2節(jié)方法染色,測定織物的上染百分率,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改性溫度對絲/棉織物上染率的影響
.jpg)
圖2中,當溫度低于60℃時,隨著溫度的升高,3種染料的上染率都有所升高;當溫度高于60℃時,隨著溫度的升高,3種染料的上染率都有所下降。因此選用改性溫度為60℃。
2.4 改性時間對織物上染率的影響
改變改性處理時間,按1.2.1節(jié)方法浸漬改性。改性后的絲/棉織物分別用三原色活性染料,按1.2.2節(jié)方法染色,測定織物的上染百分率,結果見圖3。
圖3 改性時間對絲/棉織物上染率的影響
.jpg)
從圖3可以看出,當改性時間小于30min時,隨著時間的延長,3種染料的上染率都有所增加;當時間大于30min時,3種染料的上染率隨時間延長而提高的幅度變小。這說明改性30 min時纖維吸附色媒體已經達到平衡,所以改性時間選為30min。
2.5 改性工藝的優(yōu)化
絲/棉交織物同色染色,一方面要求2種纖維的染色色差要小,即同色性要好;另一方面還要求在無鹽堿染色時達到較高的染色深度,降低染色成本。為此,進行了色媒體用量、改性溫度、改性時間3因素3水平的正交試驗。正交試驗的3因素和3水平如表1所示。測定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和絲/棉織物的色差,并進行直觀分析和方差分析,分析計算結果列于表2。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