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由表1可以看出,在試驗濃度范圍內,織物白度隨著亞硫酸鈉用量的增加而提高。這說明亞硫酸鈉具有一定的去除木質素的作用。木質素是一類以苯丙烷為結構主體的三維網狀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多種官能團。在堿性溶液中木質素中的苯丙烷結構易轉變為亞甲基醌的結構,亞硫酸根離子(SO32-)對于木質素苯環中醌型結構的α-碳正原子具有強的親核作用從而使得木質素磺化,進而苯丙烷單元結構之間斷鍵,木質素由大分子變成可溶的小分子木質素磺酸鹽[2],達到除去織物木質素的目的。當亞硫酸鈉濃度超過15g/L時白度增加趨緩,毛效稍微降低,而強力則大幅下降。綜合三者考慮,亞硫酸鈉濃度取10g/L左右比較適宜。
2.2硫化鈉濃度對煮練氧漂效果的影響
按照1.2中的工藝,固定燒堿和精練劑濃度為40g/L和10 g/L,溫度為100℃,汽蒸時間60 min,煮練助劑采用硫化鈉,使用不同用量的硫化鈉對棉亞麻織物進行煮練和氧漂,測試織物的毛效、白度、強力,結果見下表2。
.jpg)
由表2可以看出,在試驗濃度范圍內,織物白度隨著亞硫酸鈉用量的增加而提高。當濃度超過15g/L時白度增加趨緩,毛效基本不變,而強力下降很多。與亞硫酸鈉相比,在相同用量時織物的白度比亞硫酸鈉稍好,織物的強力也損失小。這說明硫化鈉也具有一定的去除木質素的作用。原因是硫化鈉在溶液中易發生水解生成NaHS,親核基團S2-和HS-均。
2結果與分析
可以進攻木質素苯環α-碳正原子,使苯丙烷結構單元間斷鍵,生成木質素的硫化物[3]。同時硫化鈉是一個較強的還原劑,可以抑制此過程中纖維素的氧化降解反應,從而起到保護纖維的作用[4]。所以相對于亞硫酸鈉,硫化鈉對織物造成的損傷較小。綜合三者考慮,亞硫酸鈉濃度取10 g/L左右比較適宜。
2.3蒽醌對煮練氧漂兩步法效果的影響
仍按照1.2中的工藝,采用蒽醌作為去木質素的助劑對織物進行煮練。其中蒽醌的用量為0.5%、1%和2%(對織物重),織物進行煮練和氧漂后測得毛效、白度、強力,結果見下表3。
.jpg)
由表3可以看出,在試驗濃度范圍內,織物白度隨著蒽醌用量的增加而提高。當用量超過1%時白度和毛效稍有增加,但變化不大,而強力下降很多。這是由于蒽醌本身為不溶性的黃色固體,在高溫堿性環境中蒽醌會轉化為蒽氫醌,蒽氫醌與木質素的亞甲基醌發生還原作用,促進木質素的β-醚鍵斷裂而形成碎片,加速了木質素的脫除[3]。因此蒽醌對木質素的脫除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蒽醌在催化木質素脫除的過程中也會造成纖維素的催化降解,用量增加時催化效果增加,因此織物的強力也會損傷很多[4]。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