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結果和討論
表2表明隨著紡紗速度的提高,芯纖維和包纏纖維的長度增加。高速紡紗時,前羅拉鉗口處的氣流造成邊緣紗線脫離主纖維束,從而使纖維自由端形成更長的包纏纖維。同時還觀察得出:每mm包纏紗圈數隨紡紗速度的提高而減少。紡紗速度提高,包纏纖維增長,因此每mm紗圈數減少。從表2還可以看出:隨著紡紗速度的提高,包纏纖維的數量增多而芯纖維的數量減少。
.png)
紡紗速度的提高,以及前羅拉速度的加快使得邊緣纖維被更好地分離,導致出現更多的邊緣纖維,由此產生更多的包纏纖維。高速紡紗還會引起氣圈作用,造成更多的纖維脫離主纖維束,增加了包纏纖維的百分比。
表3表明紗線覆蓋系數起先隨紡紗速度增至190m/min而增加,接著又隨紡紗速度的繼續提高而減小。開始時紗線覆蓋系數隨紡紗速度增至190m/min而增加,可能是由于更多邊緣纖維的形成使包纏纖維的數量增加。但是紡紗速度增至190 m/min以上后,每mm紗圈數減少,因此出現了更多芯纖維暴露的紗線結構。同樣,紡紗速度對紡紗三角區的紡紗張力也大有影響。
Grosberg等發表的文章認為:紡紗速度提高,當紗線張力較低時會形成氣圈。低張力時氣圈會增大,紡紗區的低張力導致紗線結構的緊密度減小。本文的研究表明:紡紗速度改變時,紗線直徑隨之變化的趨勢也支持這個假說。表3顯示了紡紗速度對紗線張力特性的顯著影響。由表可知:當紡紗速度達到190 m/min時,紗線強度最大。隨著紡紗速度繼續提高到190m/min以上時,紗線強度降低。紗線強度增大是因為紡紗速度的提高使包纏纖維數量增加,纖維長度增加,紗線覆蓋系數提高。紡紗速度繼續增至190 m/min以上后紗線強度減小是因為單位長度中包纏纖維的減少、紗線覆蓋系數減小。
.png)
隨著紡紗速度的提高,紗線斷裂伸長不斷增加,然而,紗線強度、紗線覆2.78蓋系數等先是增大再為減小。因此,對紗線斷裂伸長變化趨勢的解釋是關鍵。因為噴氣紗由平3.81行(或幾乎平行)的芯纖維及連續(或間斷)的均勻(或不勻)的包纏纖維組成,除了產生滑移外,紗芯伸長變化的可能性很小。在外力作用下,如果包纏纖維斷裂或是位置調整而夾持不住紗芯,紗芯就會產生滑移。因此開始時斷裂伸長的增加可能是由于紗線覆蓋系數增大,約束了紗線運動。這樣紗線變長,紗線的斷裂伸長繼續增加可能是由于紗線形成的重新調整過程的開始,直到紗線完全斷裂為止。
<<上一頁[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