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生產成本高。一方面是主要耗材——染液的國產化率低,價格高;。
3、數碼印花技術應用探索針對數碼印花技術的特點,如何揚長避短,結合其他印染技術,在確保低能耗、少污染的前提下,形成適度批最生產,滿足市場需求,取得最佳經濟效益,是我們探索的關鍵。
3.1染液與標準色相選擇
染液價格是目前導致數碼印花成本高的一大因素。合理地選擇染液配置,即顏色管理系統,作到經濟、實用、效果好非常關鍵。數碼印花機存在著不同于傳統印花的技術和生產理念,染液色相使用種類的選擇是數碼印花技術上分歧頗大的問題之一。是使用標準印刷四原色色相染液,還是選用經預調和的“專色”染液這個問題各個生產企業有著不同的理解。
3.i.1染液的優點是:
(1)顏色準確性相當高,對印染企業來說,操作習慣相似,容易接受。
(2)對數碼印花機的噴射精度要求低。對于淺色而言,只要有軟件支持。噴射染料量可以降低至5ml/m。。
(3)由于精度較低,因此噴射印花速度有可能提高。
3.1.2缺點是:
需要有精通調色的人員:需要與印染廠一樣儲備許多品種的染料,而且由于噴射印花染料的特殊要求(如清潔度)和配色準確度的需求可能必需配備測色配色系統和自動染料調色系統。上述系統價格較昂貴。參照印刷用的四原色或類似的有限原色組合,其優點是:
(1)可減少染料的儲備,只需準備幾種染液。
(2)不必配備昂貴的測色配色與染料調配系統,不必招聘專業配色人員,顏色解析可由電腦軟件自動進行,染料盒插入數碼噴射印花機即可使用。
缺點是:(1)需要專用的顏色解析軟件,通常稱RIP(光柵化處理器),而RIP軟件的編制水平對顏色準確度及印花速度有較大影響。
(2)染液廠家多,產生了許多不同的軟硬件組合,缺乏統一的標準,如果改變設備類型,或多類型設備共用.需配備相應染液,且不能混用,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3)對噴射印花機的噴射精度要求高。一般需要360~720DPI。
(4)操作習慣相差很大.需要有適應過程。通過與設備廠家的共同探討,采用有限原色組合是目前技術上、經濟上較合理的選擇。選擇8~10種染液組合較為適用。一方面它的組合數量相對較少,便于染液儲備;另一方面它在4原色的基礎上增加了橙色、深蘭,淺蘭、淺紅等專色,加大了色域,有利于準確的顏色重視。選擇好的軟件管理系統,可以經濟地滿足色彩逼真。
3.2加工工藝選擇
數碼印花設備只解決了印制過程,不同纖維織物,還要選擇合理的工藝流程及工藝參數,這是實現批量生產和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針對北京紡織現狀,選擇傳統印染前處理后的漂布為坯布,省卻了退漿可能造成的污染,縮短了加工流程,較為經濟適宜。根據不同纖維染料上染機理的不同,選定不同的工藝:
(1)滌綸類織物:
織物浸軋上漿一分散染料噴印一干燥一蒸化(180"C、8分鐘)一水洗一烘干分散染料印紙一織物一轉移印花(170190。C、3020s)
(2)纖維素纖維織物:
織物浸軋上漿一活性染料噴印一干燥一蒸化(102。C、8分鐘)一水洗一烘干{專用染料印紙一織物浸軋上漿(專用整理劑)一轉移印(1801903020s)
(3)絲、毛、錦織物:織物浸軋上漿一酸性染料噴印(絲織物可活性染料)燥一蒸化 (102。C、30分鐘) 一水洗一烘下絲、毛織物目前也可實現轉移印花,但本課題尚未試驗應用。傳統印佗時,印化糊料中包括 染料、糊料及各類發色、固色等助劑,粘度高, 可能適 于噴印頭。數碼印花中是將各類助劑與防滲劑混合,先對而料進行浸軋上漿,染料由噴頭來噴射。不同纖維、不同組織規格、不同圖案的面料要選用不同上漿配方。目前國內外尚無成熟工藝及配方,從印制效果看,一般除酸性染料用低粘度糊料加助劑上漿外其它染料以使用中等粘度糊料加助劑一h漿為好;不同纖維選用不同的助劑,主要是尿素、酸、堿用量的選擇。噴印環境溫度應保持存15~33℃,濕度在35~80%,干燥的北方氣候,易造成染液堵噴頭。纖維索纖維轉移印花專用整理劑及染料是我市紡織科學研究所最新研究成果,已經具備產業化生產條件,可應用于數碼印花,但要注意與設備及染液生產匹配。
4、結論
數碼印化技術生產過程的高科技、高效率、高質量、無污染等優越性能,配以合理的技術、設備配置,足以在大都市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和足夠的利潤。無疑將為以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紡織業提供一個全新的典范。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