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化纖生產是長流程連續化生產,一般要求一年內無故障連續運轉8000h以上,即化纖設備運轉的可靠性要求高于一般紡織機械設備。化纖一般分為人造纖維和合成纖維兩大類。我國化纖以合成纖維為主,而合成纖維中又以滌綸纖維為重點發展,其生產規模越來越大,年產3萬噸至10萬噸的滌綸短纖維生產設備已趨成熟。本文以年產3萬噸滌綸短纖維生產設備為例。滌綸短纖維生產設備包括紡織聯合機和后處理聯合機。
紡織聯合機包括紡絲機(主要有紡絲箱體、紡絲組件、紡絲泵、計量泵、冷卻吹風和上油、聯苯加熱等),卷繞機(主要有上油、牽引機、喂入機等)和絲桶往復裝置(主要包括進桶輸送、臺車、縱向和橫向運動裝置,絲束出捅輸送裝置等)。
后處理聯合機包括集束架、導絲機、浸油槽、一道牽伸機、水浴槽、二道牽伸機、蒸汽加熱管、緊張熱定型機、冷卻噴淋機、三道牽引機、疊絲機、三輥牽引機、張力架、蒸汽預熱槽、卷曲機、鋪絲機、輸送機、松弛熱定型機、曳引張力架、曳引機、切斷機和打包機等。
2控制系統
滌綸短纖維生產設備的控制系統方框圖如圖1所示,系統采用工業計算機作為上位機、PLC為各分系統的控制核心。各分系統的PLC與各變頻器、伺服控制器、現場I/O等通過現場總線(Profibus-DP)進行通訊,構成現場總線控制系統,而各分系統的PLC與操作員站和工程師站通過工業以太網(IndustrialEthernet)進行通訊,實現車間級和廠級信息管控,提供實時數據。為實現管控一體化提供了條件。
2.1紡絲聯合機控制
紡絲聯合機主要技術特征:
日產量:100t/d;
紡絲位數:32或36位;
機械速度:500~1500m/min;
絲桶縱向速度:5~10m/min;
絲桶橫向速度:0.5~3.5m/min;
全機總功率460kW(其中傳動功率160kW,聯合加熱300kW)。
控制系統方框圖如圖1,控制系統包括工程師站、操作員站、紡絲控制、卷繞喂入控制、絲桶往復控制分站。
操作員站完成對生產流程畫面顯示,可對工藝參數,PID調節參數進行設定、修改、記錄、查詢、打印以及報警信息的紀錄、查詢和打印等。
工程師站除具有操作員站主要功能外,還具有對多條生產線(如紡絲及后處理聯合機)的編程、組態、調試和修改等功能,還具有故障診斷功能。
操作員站和工程師站均由工控機實現。人機界面采用觸摸屏,可方便地在觸摸屏上設定紡絲工藝參數、運行控制、工況顯示、故障報警顯示以及數據紀錄和查詢等紀錄。
(1)紡絲機控制系統方框圖如圖2所示。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