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最近在植物抗蟲與生物技術領域的研究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該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曉亞和他的博士研究生毛穎波發明了一種植物介導的RNA干擾技術,可以有效、特異地抑制昆蟲基因的表達,從而抑制害蟲的生長。
相關論文于11月4日在國際著名雜志《自然?生物技術》在線發表,它被《自然》雜志列為本期突出亮點論文之一?!蹲匀弧冯s志評價該論文是“第一次成功報道利用植物自生表達昆蟲基因的雙鏈RNA來抑制植食性昆蟲防御基因的論文”,“通過該技術改良的植物比利用殺蟲劑不分青紅皂白地將所有昆蟲殺死更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
RNA干擾是一種新發現的基因調控機制,已被廣泛用于研究基因功能。植生所的研究人員利用植物表達與昆蟲特定基因匹配的雙鏈RNA分子,當昆蟲取食這類植物后,其靶基因的表達被明顯降低。該研究組以棉花和棉鈴蟲為研究對象。因為棉花中有一種主要毒素叫棉酚,它對大多數生物體有毒性。但棉鈴蟲對它有抗性,它以棉花為食物,為自己提供養料。
研究組首先分離了棉鈴蟲參與棉酚解毒的基因―P450,用雙鏈RNA的轉基因植物喂食后,棉鈴蟲P450基因的表達顯著降低,對棉酚的耐受性大大減弱。再用含有棉酚的棉花葉子喂食,這些棉鈴蟲生長緩慢,甚至死亡。
這一技術不僅為昆蟲的功能基因組研究提供了便捷的方法,也為農業害蟲的防治提供了特異性更強且環境更安全的新思路。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