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有關數據統計,世界上每七件衣服中就有一件是中國制造,每四件出口服裝中就有一件在中國生產,中國無疑已成為“世界工廠”。但在驚人的生產量和出口量的背后,卻有著難言的尷尬,中國紡織產品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三大問題讓中國紡織業始終無法擺脫“大而不強”的局面:一是紡織原料單一;二是加工工藝、技術設備落后;三是不適應大批量、多品種、快交貨的服裝特質要求。
在廣東及江浙地區,有很多企業每年的出口額或產量都很可觀,但不容忽視的是,絕大多數企業都停留在品牌代工的層面,自主品牌始終走不出國門。另外,傳統的勞動力比較優勢以及中國已形成的產業鏈優勢也在隨著越南、印度等一些國家制造業的崛起而動搖。
狼來了已不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必須面對的現實。企業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競爭中贏得主動,就必須提高產品競爭力,想方設法提升產品附加值和利潤空間。
品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品牌附加值的獲利形式對于很多企業來說并不是短期內的現實,只有從生產效率出發,改進設備,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企業的盈利水平,從而為發展贏得空間和時間。
華南的一家公司就是這么做的。幾年前,他們還是家實力平平的小公司,如今已成長為一家以服裝加工、玩具生產為主的多元化企業集團,他們沒有走單純依靠增加勞動力進行企業擴張的低層次老路,而是緊緊圍繞設備的升級換代方面做文章。當然,他們也是第一批使用激光設備進行服裝、玩具加工的企業。幾年下來,當別人越來越舉步維艱的時候,這家企業卻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著。
今年7月,該企業又找到了他們一直以來的合作伙伴金運激光,要求訂制一批能最大限度節省布料,并且操作簡單的高智能多頭激光機。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