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史料記載,1589年一個叫威廉·李(William Lee)的牧師設計的手動腳踏用彈簧鉤針進行編織的機器當屬針織機械的始祖了。在我國出現的編織機是在1911年由浙江海門天主教堂的傳教士帶來的橫機,到1921年我國開始生產自己的橫機,其后的幾十年中,我國橫機制造廠家和使用廠家在橫機的技術改造及創新上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時至今日已開始研究與生產電腦橫機的新時期。
家用編織機的研究始于1923年,日本的一位叫秋原正的家庭婦女設計改進了可以稱得上是編織機的機器,到1932年繼秋原正之后,市川止先生第一個發明了使用編織針的對置型編織機,但作為商品出現在市場上是在1952年上市的2500型編織機,之后又有各種不同的機型但又基本類似的機器出現,這一類機器機構比較簡單,功能比較少,手工選針或用準備好的選針板推針,需要一定的操作技藝。
到1965年開始出現了裝有孔卡或按鈕選針系統的半自動選針編織機,諸如兄弟牌KH800型、12針36行孔卡式半自動選針編織機和KH588型8鍵半自動選針編織機等不同型式的編織機都是這一時期的產品,這類機器在選針方式上有了進步,只需根據花型要求在8鍵或12鍵鍵盤上按下選針鍵,再用手扳動選針手柄,針床上的織針按照鍵盤上按下的鍵位循環全部選出,效率和可靠性都明顯提高。
1971年在日本市場上首次出現了使用穿孔卡片并用鼓輪選針的自動選針型編織機,花樣寬度是24針,最早產品是SK321型,以及后來的312型、313型等產品,這類機器目前已成為日本銀精工株式會社(SILVER SEIKO)的子公司銀笛公司(SILVER REED)產品的主要機型,其產品在設計上、工藝上日臻完善,是目前世界上家用編織機主要機型之一。
這一時期兄弟公司推出了利用孔卡和選針片自動選針的編織機,KH830型屬早期產品,改進后的KH860型及KH868型編織機是兄弟公司的主要機型,在我國市場上也頗受歡迎。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