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東華大學研制的“高感性納米復合功能纖維的規模化生產及應用”項目通過上海市科委專項驗收。多學科集成、產學研用結合開發的,集舒適性與功能性于一體的系列抗菌高感服飾有望進入千家萬戶。
項目驗收專家組一致認為,“該項目在納米抗菌功能材料和功能樹脂的制備、功能纖維成型、針織產品的結構設計以及后整理等方面具有集成創新性,在學科交叉、技術集成產業鏈整合、工程化開發和產品市場化方面具有示范作用,項目總體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納米技術是當前科學界的前沿熱點,據悉國家“十二五”規劃已將納米材料等為代表的新材料應用納入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之列。但是,納米技術應用于紡織服裝領域有兩大難點亟待突破,一是前期多采用將成衣或纖維浸入納米溶液的方式,提升衣物的納米功能性,但其效用較短,很多還舒適性欠佳;二是很多成果局限在實驗室,與工業化脫離,少有在品牌服飾中得到集成應用,很難在市場中看到受歡迎的“納米衣”。
東華大學是我國最早設立“納米纖維與雜化材料”博士點的高校,也是上海緊缺人才培訓工程“納米科技與應用能力”的培訓單位。兩年前,由朱美芳教授領銜、且匯集了東華大學材料、化學、物理、服裝、染整和機械等跨學科骨干研究人員的團隊,以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為依托,攜手原材料、纖維、制衣等領域的知名企業,緊密合作,從市場角度出發,聯合攻關“高感性納米抗菌針織產品系列”關鍵技術。
銀作為一種安全環保的天然殺菌劑,在納米狀態下殺菌能力可產生質的飛躍。為此,項目組一是立足“抗菌高感服飾”的長效性,反復試驗,采用納米銀粒子及其緩慢釋放技術,研發出具有持久抗菌性的新型納米纖維;二是立足“抗菌高感服飾”的舒適性,重點通過控制纖維直徑、纖維形狀提升新型抗菌纖維的感性,使用其為原料制備的針織產品,進而設計開發了抗菌功能吸濕排汗純滌綸、滌/棉和滌/Modal針織物。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