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集聚紡紗技術現狀與屬性
1.1集聚紡紗技術現狀
紡織產業振興規劃將我國紡織工業定義為“國 民經濟支柱產業 ‘重要的民生產業”以及“國際競爭 優勢明顯的產業”。“十二五”期間,紡織工業還將成 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時尚產 業的重要推動力量”。
集聚紡紗技術是紡紗領域的一項新技術,集聚 紡紗線是國家紡織工業“十一五”規劃中鼓勵發展的 新結構紗線之一,是紡織工業“十二五”科技進步綱 要中明確棉紡行業重點推廣的4個新型紗線品種之 一,列入2011年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紡織部 分第一類鼓勵類中共14項的第6項。
國際上集聚紡紗技術的商業化應用已有十多年 時間,由于集聚紡紗線“潔強”效應十分突出,所以其 技術發展迅速,發達國家的集聚紡紗錠比例已達 3O 以上。我國的集聚紡紗技術推廣應用也很熱 烈,據2011年最新發布的官方統計數據顯示,國內集聚紡紗錠數量已達720萬枚,但僅占紗錠總數1.2 億的6 ,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與印度和巴基斯坦 等國20 ~30的集聚紡紗錠占比相比,也有很大距離。“十二五”規劃中要求新結構紗線的年產量從2010年的200萬t到2015年的400萬t,其中集聚 紡紗線產量達到280萬t。
按集聚紡紗的技術結構,集聚方式分為氣動集 聚和機械集聚兩類,已經應用的有5種基本結構形 式,均非國內原創技術;其中4種為氣動集聚,1種 為機械集聚,目前應用的絕大部分為氣動集聚,其結 構特點是運用空氣動力學原理,利用真空負壓氣流 對纖維吸引產生柔性的集聚效應。其與機械集聚結 構相比,集聚效果較為穩定,但投資和運行成本較 高,特別是負壓源電能消耗較大,使集聚紡紗線成為 “高碳”紗線。
1.2集聚紡紗技術的屬性和定位
國家對高新技術范圍的定位如下:
a)微電子科學和電子信息技術;
b)空間科學和航空航天技術;
c)光電子科學和光機電一體化技術;
d)生命科學和生物工程技術;
e)材料科學和新材料技術;
f)能源科學和新能源高效節能技術;
g)生態科學和環境保護技術;
h)地球科學和海洋工程技術;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