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軋堆染色實際生產中,織物打卷堆置時不但受到自重的影響,層與層之間也會產生相互作用。為真實地模擬實際生產中織物所處的狀態,選用Drima-ren紅HF-3B染料進行試驗,了解織物單層與多層、受壓與未受壓堆置的固色情況。
(1)單層與多層織物堆置比較
將浸軋后的一整塊府綢,剪成11塊試樣,其中1塊試樣裝入塑封袋,作為參照樣;其余10塊疊起后裝入塑封袋。所有試樣上都用玻璃板加壓,室溫堆置固色8h,測試多層堆置試樣中第5、6層織物與參照樣的色差,結果見表1。
表1 單層與多層染色試樣堆置固色色差
.png)
由表1看出,同一塊浸軋織物單層與多層堆置固色,染樣的色差非常小,即染樣顏色接近。
(2)單層堆置受壓固色比較
將2塊染色試樣分別裝入塑封袋中,其中1塊試樣用玻璃板加壓,承重約為5g/cm2,另一塊不壓重物。室溫堆置固色8h,測試2塊織物的色差ΔECMC,做4組平行試驗。
試驗發現,受壓與不受壓堆置固色的染樣,色差值為0.10~0.24,色差很小,說明受壓與不受壓堆置固色染樣顏色接近。受壓堆置固色,同一塊染樣各點之間的偏差為0.10~0.40,色差小,說明織物染色均勻;不受壓堆置固色染樣不同部位之間偏差為0.60~0.99,測色偏差相對較大,說明織物不易染勻。這可能是因為織物不受壓堆置固色,染液會黏附在塑封袋的表面,造成織物表面染液分布不勻;而織物受壓堆置固色,織物和塑封袋的表面始終是面與面的接觸,表面接觸均勻,減少了染液吸附不勻的情況。
綜上可知,單層與多層織物堆置固色的顏色基本一致;在封裝織物的塑料袋上施加一定的壓力,可以獲得更好的顏色均勻性。
2.1.2 冷堆染樣與生產樣的比較
為保證試驗的重現性,選擇25℃恒溫水浴堆置8h(固色方法1)染樣作為冷堆樣。
按1.2.1(2)生產樣處方,比較25℃堆置8h染樣與實際生產樣的色差,結果見表2。
表2 冷堆染樣與生產樣顏色比較
.png)
表2中,25℃堆置8h染樣與生產樣顏色色差值為0.56,相當于褪色灰卡4~5級,說明實驗室采用25℃恒溫水浴堆置8h染樣作為參照樣,顏色達到非常接近的程度。在該條件下進行冷軋堆小樣試驗,可以與實際生產的織物顏色相吻合。
2.2 加速固色方法試驗
雖然冷堆固色染樣與工廠生產樣顏色一致,但由于其耗時長,打樣效率較低,因此,工廠大多使用微波固色法,但該方法打出的染樣與生產樣色光差異較大。本試驗在分析冷堆法和微波固色法優缺點的基礎上,探索出一種色差小、效率高的小樣加速固色方法。
2.2.1 不同固色方法比較
根據有關資料及前期試驗[5,6],本試驗對各種小樣固色加速方法進行比較。采用一整塊試樣織物浸軋后剪開的方法,以避免軋液差異。選用CibacronC染料,按1.2.1節所述生產樣處方,以25℃堆置8h(1.2.2節固色方法1)染樣作為參照樣,并與工廠生產樣顏色進行比較,試驗結果見表3。
表3 不同固色方法染樣色差
.png)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