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多數印染廠都備有高溫高壓或常溫的噴射溢流染色機,它是一種間歇式的染色設備,能一機多用且很靈活。其工作原理是依靠織物在運轉中和染液產生互相撞擊而達到處理和染色目的。據粗略估計,目前市場上約2/5的梭織色布和絕大部分針織布都采用該種染機加工。因此,必須對該染機的染色技術進行優化,才能確保加工質量,安全操作,且節能減排。而優化染色技術,不僅要提高機電的集控程度和技術人員(操作工)的技能熟練度,還要選擇專用的染化料,具體還可根據各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自配。
1 噴射溢流機的操作要點
噴射溢流染色機的機型頗多,染物容量自50至2000kg(織物)/缸不等,適應面廣,能染梭織物和針織物;既能作前處理用,又能作水洗和固色等后處理用。
1.1浴比的控制
浴比是一項重要的工藝參數。對于60一100g/m2純滌、滌錦及含氨綸的輕薄織物,浴比一般控制在l:lO左右。因為輕薄織物的體積大,長度相對較長,尤其當織物的密度較大或含錦綸和氨綸時,容易產生不可逆折皺,一般需干熱或濕熱預定形后再進行染色加工。實踐證明,含錦綸和氨綸的混紡交織物染色溫度應降至120℃,而且還需加入同浴抗皺劑。在加工250g/m2的滌棉(或粘膠)混紡交織物時,浴比可控制在1:7—1:8。浴比大小一般控制在使織物在機內的運轉速度達到2—2.5min/r為宜。對于輕薄型織物,如果轉速太快,噴嘴壓力過大,織物接觸導布輥的幾率增加,梭織物的交織點會產生滑移(紕裂);相反,轉速太慢,織物滯留在儲布槽內的時間長,容易產生色花。染色織物在機內不能超載,否則織物在儲布槽內堆積的時間過長,會因受熱不勻引起色花,而且還會導致打結和堵布等現象。目前,大多數國產噴射溢流染色機的最小浴比為l:8,進口染色機浴比更小。總的來說,當前生產使用的大多數噴射溢流機只要浴比控制得當,工藝合理,并充分利用熱能和蒸汽回流水等優化染色,可以生產出符合要求的染色產品。
[1][2][3][4][5][6][7]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