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工藝參數
燒毛 二正二反,車速100~150 m/min
堿氧退漿處方/(g/L)
燒堿 6~8
雙氧水2~2. 5
磷酸三鈉2~3
溫度/℃40±5
堆置/h 4
煮練處方/(g/L)
燒堿20
精練劑0. 36
亞硫酸鈉0. 18
磷酸三鈉0. 09
平平加O 0. 09
防紫外整理工作液/(kg/300 L)
Rayosan C 10. 5
純堿2. 5
冷軋堆置/h 1
2 “UV特”織物工藝試驗
影響織物紫外線屏蔽效果的主要因素有:
(1)織物的結構、重量。
(2)織物的色澤 織物結構相同,深色織物的紫外線吸收屏蔽效果好。
(3)防紫外線整理劑的性能,即吸收紫外性能、整理后織物的吸附性能和耐洗性等。因此,在“UV特”抗紫外線織物生產過程中,必須
注意以下幾方面:
(1)前處理 由于棉紡廠大多使用混合漿料,若采用單一的堿退漿工藝,退漿效果較差。為了確保退漿率達90%以上,不論染淺色或深色,先采用堿氧冷
堆退漿工藝,并加強煮布鍋煮練,并適當延長煮練時間,做到退漿凈、勻、透,且毛效高,從而增強后序工段助劑的滲透。
(2)助劑選擇 選用Rayosan C防紫外線助劑(科萊恩公司)。該助劑屬纖維反應型紫外線吸收劑,具有良好的日曬和水洗牢度。在小樣試驗時,對助劑用量、軋液配比進行比較,并確定了工藝條件。經測試,整理后織物具有良好的屏蔽紫外線作用。
(3)工藝路線 為確定大樣放樣工藝,先后試驗了三種整理方法(熱溶法、汽蒸法和軋堆法)。受設備和生產等因素限制,熱溶法和汽蒸法工藝試放樣效果均不理想,存在外觀質量等問題(如色點、沾色、皺條、左右色差)。最后對定形機和履帶前處理設備的進出部位進行了改進,形成了一條成熟的生產工藝:利用定形機前軋槽,二浸二軋防紫外線助劑;利用履帶汽蒸堆置箱,進行冷堆。采用此工藝生產的“UV特”織物,防紫外線效果及其它質量水平得到了客戶的好評。
<<上一頁[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