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3可知:隨著單體質量分數的增加,聚合產品的凝膠率變小,乳液粒子的粒徑在40~50nm,說明乳液穩定性好,單體轉化率則變化不明顯。這是因為成核期乳液粒子數幾乎不隨單體質量分數的增加而變化,但乳液粒子的體積會隨著單體質量分數的增加而增大;隨著單體質量分數增加,呈上升趨勢的還有體系的黏度,黏度的增大影響了乳液粒子間的相對運動,不利于聚合體系的穩定。另外,單體質量分數的增加,還會增加單體珠滴自水相擴散至乳液粒子中及在其中聚合的時間,使得單體的轉化速率降低,反應時間延長[7]。因此,選擇單體質量分數為25%。
2·1·4無皂黏合劑乳液膜的吸水率分析
將以不同馬來酸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5)單酯化物用量制得的黏合劑乳液試樣B1~B5及乳化劑TX-30和SDS所制得的黏合劑乳液試樣B6于室溫成膜,再浸于去離子水中,一定時間后取出,稱量測定膜吸水率并作圖,結果如圖1所示。從圖1(a)可看出,隨著可聚合乳化劑用量的增加,合成的無皂黏合劑其乳液膜(試樣B1~B5)24h后的吸水率逐漸增大,至18·64%,而由乳化劑TX-30及SDS復合制得的黏合劑其乳液膜的吸水率則為34·23%。從圖1(b)顯示的1個月內乳液膜吸水率變化趨勢可知:試樣B4(可聚合乳化劑用量為8%)吸水速率緩慢,30d內吸水率只增加了初始值的一半;試樣B6的吸水速率較快,一直處于增長的態勢,且最終的吸水率增長了近1倍。
圖1
.png)
由此可見,以可聚合乳化劑代替常規小分子乳化劑可顯著改善乳液膜的耐水性能。這是因為可聚合乳化劑能夠與其他反應單體通過化學鍵連接到聚合物表面上,不會產生遷移,并且乳液所成膜的表面僅含少量親水基團,從而減少乳液膜對水的吸收,減弱水分子對膜的滲透作用,提高聚合物乳液膜的耐水性[8]。相反,由傳統乳化劑制得的乳液膜表面富集了大量的乳化劑分子,這些乳化劑的親水基團能夠吸附大量的水分子;此外,傳統乳化劑還可由乳液膜中遷移至水相,乳液膜上形成的眾多孔隙又利于水分子的滲透,使乳液膜的耐水性進一步降低。
(未完待續)
<<上一頁[1][2][3][4][5][6]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