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的對比篩選,確定采用平幅連續軋蒸法加工,既達到半成品質量要求,又不使天絲纖維發生原纖化,生產效率較高。
(1)退煮
工藝流程 1格熱水洗(50~60℃)→2格浸軋煮練液(70~80℃,軋余率70%~80%)→汽蒸(100℃×60min)→連續4格熱水洗(80~90℃)→烘干
煮練處方(g/L)
燒堿 30~35
精練劑 15~20
(2)漂白
工藝流程 浸軋漂液(軋余率70%~75%)→汽蒸(100℃×35min)→1格冷水洗→4格熱水洗→烘干
漂白處方(g/L)
雙氧水 7~8
水玻璃 8
精練劑 10~12
pH值 10~11
(3)加工質量測試
毛效 經向10.1cm/30min,緯向8.5cm/30min
瞬時毛效 經向3cm/1min,緯向3cm/1min
光潔度(按燒毛質量評定標準,目測) 5級
白度 均勻一致
棉籽殼 無
2.3.3 絲光
天絲纖維的橫截面呈圓柱型,表面光滑,光澤感強,強力高,尺寸穩定,在濕態下橫向溶脹可達40%,在強堿性溶液中易出現原纖化,故天絲纖維無需絲光。對于天絲A100與棉纖維混紡織物而言,絲光主要針對其中的棉纖維。考慮到天絲纖維在堿溶液中的原纖化問題,以及棉纖維在織物中所占的比例,采用適當降低堿液濃度進行絲光。
設備 布鋏絲光機
燒堿濃度 200~210g/L
車速 45~50m/min
水洗 4格高效溢流水洗(先冷水后熱水)
落布pH值 7~8
2.4 染色
天絲纖維大多用活性染料染色,其上染速率近似于粘膠纖維和絲光棉。但天絲A100纖維的染色親和力更強,其混紡織物很難染得穩定的色光,特別是中深色,染后兩種紗線顏色會有較大差異。因此,一般選用低活性、高泳移的活性染料來染中淺色,以便最低限度地降低得色不勻。但活性染料的日曬牢度不理想,與天絲/棉混紡面料柔軟、懸垂、穿著舒適、具有絲綢般光澤的高檔風格不相符。為此,我們選擇了各項牢度指標均較優良的還原染料。
染色方式 平幅連續軋染
工藝流程及條件 浸軋染液(軋余率70%)→烘干→浸軋還原液(燒堿16~18g/L,保險粉15~17g/L)→汽蒸(100℃、2min)→水洗→氧化(雙氧水2~2.5g/L)→水洗→皂洗→烘干
染色處方(g/L)
中灰色
還原灰BG x
還原棕BR y
還原紅F3B z
滲透劑JFC 2
淺米色
還原橄欖T x
還原棕BR y
還原黃G z
滲透劑JFC 2
2.5 后整理
工藝流程 浸軋柔軟劑(氨基硅油40g/L)→拉幅(落布幅寬大于成品2~3cm,以防止預縮時門幅收縮)→預縮(張力要小,車速不宜過快,一般為30~40m/min,縮率2%~3%)→成品
<<上一頁[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