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 2 確定生產工藝
根據企業設備確定生產工藝。打樣時,按照大生產工藝設備,正確選擇染化料和工藝流程。打樣條件盡可能與染色工藝生產條件保持一致;復樣、放樣與大生產所使用的染料、助劑和被染織物一定要一致;所確定的工藝流程、工藝條件不能隨意改變;染料用量可根據大小樣的實踐經驗及使用設備的特點規律進行微調。
2. 1. 3 染料和助劑的選擇
根據客戶標樣對染色深度、色光偏向、色澤鮮艷度和染色牢度等要求,按照配伍性能選用染化料。染料選擇原則:
(1)深、濃色選擇高力分、高上染率、高濕摩擦牢度的染料。
(2)淺、中色選擇高勻染性、高染色牢度的染料。
(3)耐汗漬牢度、耐氯漂牢度、耐日曬牢度要求高的,可選擇進口的特殊染料。
(4)耐干洗牢度要求高的,選擇耐有機溶劑染料。
(5)染后絲光的品種,選擇耐堿染料。
(6)紗線染色,為防止色織產品搭色,應選擇耐水洗牢度好的染料。
(7)染后需高溫定形的色織面料,為防止“飛色”,應選擇耐高溫染料。
助劑選擇原則:
勻染性好、滲透性強,助染性好、不影響染色色光。
2. 1. 4 打樣操作的準確性
(1)染化料稱重與配液,采用高精度電子天平,減少染化料稱重的系統誤差。
(2)復樣所用的染化料必須與大生產所使用的染化料批號一致,注意染料不要受潮。
(3)化料方法要保持一致,根據染料的性能采用不同的化料方法。如X型活性染料于30℃溫水化料,其它類型活性染料于50~60℃熱水化料;分散染料用40~50℃水調漿,加入分散劑均勻分散后,再加水不斷攪拌均勻;陽離子染料用HAc調成漿狀,再用100℃熱水沖至無沉淀為止;酸性染料用常溫水調成漿狀,再用沸水沖至充分溶解,加水后,染液應處于常溫狀態。
(4)吸料操作 采用自動滴料機滴料準確性很高,沒有條件的可采用吸管,但操作一定要正確。對于配好的染液,用磁力棒不斷攪拌,防止部分染料聚集或者沉淀。為提高打樣、復樣的準確率,最好采用每天配制的新染液,以防止染料沉淀和空氣氧化。
(5)打樣操作 被染物應準確稱量。注意染色時一定要濕進紗或布,嚴格按照工藝要求控制溫度、時間。皂洗應按照生產工藝和打樣條件,確定快速皂洗的調整值。
(6)一般情況下,一定要經過復樣后再大生產。對于不再復樣的小缸染色直開的配方和復樣的配方,要注意打樣被染物與生產被染物必須一致。
2. 1. 5 對色目光的一致性
(1)對打樣員、復樣員、對色員、調色員和質檢員定期進行色彩敏感度檢查和目光的對光培訓,對于色盲、色弱、色不清、色不準的人員,應及時調整崗位。
(2)對存在階段性、疲勞性色弱,及對黃色和紅色階段性疲勞的員工,應作適當調整。
2.2 色樣確認與不確認的問題分析
2. 2. 1 色樣確認
(1)首先進行手板樣評價。用灰色樣卡對色,原樣與小樣之間要求達到4~5級以上。
(2)用電腦對色時,一般ΔE<1,考慮系統誤差時,內控標準ΔE應在0. 6以下。對于要求高的客戶,應將色相(ΔH)和色彩度(ΔC)考慮在內。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