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g)
除考慮潤濕性外,還要考慮到滲透劑在堿液中的溶解度和儲存穩定性及成本。對比這些數據,我們選用國產耐堿滲透劑PPE-942,用量為2g/L左右。滲透劑加入后布面滲透性及染色均勻性較好,對減量率無明顯影響。
2.7 平洗方法?
理論上講,1克分子的滌綸分子經2克分子燒堿水解成1克分子的對苯二甲酸鈉和1克分子的乙二醇,該反應是定量進行的。用80克燒堿,可以水解滌綸纖維192克,即理論水解量為每克燒堿水解2.4克滌綸纖維。據我們測試,在一般情況下,大約有30-50%的燒堿參與反應,其余的堿液都經水洗而除去。經測試,二格70-80℃熱水洗后再進行二
冷水洗,就可使織物上殘留的燒堿液洗凈,測得織物上的pH值接近中性。如果洗不清,布面呈堿性,則對染色有影響,易使耐堿性差的分散染料水解造成色變。在洗滌時,堿與水中的Ca離子,Mg離子形成Ca(OH)2,Mg(OH)2?沉淀,積在輥筒上造成鈣鎂垢,久之便易使織物擦傷,影響產品產量與質量。為此我們選擇了一只堿液防垢劑DH-941,用量很少,即可使設備保持清潔。
2.8 品種的影響
我們試驗了麻紗、順紆縐、米絲縐織物。在同一條件下進行減量,其減量率不同。這是因為組織結構不同,紗絲的加捻程度不一,因此減量率有差異。大約相差1-2%左右。即使是同一縐類織物,因密度不一,加捻程度不一,則減量率也不一樣。另外,縐類織物在預處理時如起縐效果不好,則減量后會影響起縐效應,因此,縐類處理時要選用合適的設備進行。
2.9 電鏡觀察
我們對不同減量率的織物進行電鏡觀察,并攝制電子顯微照片如圖2-6。?
.png)
由于滌綸大分子的水解,外層一部分纖維被腐蝕,從而使纖維變細,變軟。但堿反應不是均勻進行的,往往在滌綸纖維表面孔隙處先進行反應,同時織物紗線交叉處,因堿液多,易侵蝕,因此,電鏡照片表明:纖維表面呈現龜裂,挖蝕狀,失去了原來的光滑性,出現凹陷斑痕。隨反應條件的加強(減量率的提高)纖維表面挖蝕可以逐漸由表及里,層層推進,甚至在纖維內部的薄弱關節處可能出現局部滲透性侵蝕現象。電鏡圖片說明:隨減量率提高,其挖蝕深度和寬度都隨之增加,這便是活絡率提高,懸垂系數降低的原因。
3 結果與討論
3.1 連續堿減量機用于滌綸堿減量,不論其減量率高低均能生產,可以代替間歇式堿減量設備。產品質量前后一致,反應均勻。利用堿濃,反應溫度和反應時間三個參數可以調節減量率。其反應規律與國外所介紹的資料基本一致,但減量率的絕對值不完全相同。
3.2 反應溫度,堿液濃度和反應時間三者都是影響減量率、柔軟性、懸垂系數和強力的重要因素,并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其中以反應溫度的影響最大,堿濃和反應時間次之,因此工藝操作時控制溫度恒定極為重要。
3.3 在堿液中添加滲透劑是染色均勻性的重要保證,使用國產滲透劑PPE-9422g/L左右可以滿足要求。為防止鈣垢,在平洗槽中添加堿性防垢劑DH-941相當有效,可采用滴加辦法滴入平洗機第二槽中。
3.4 不同組織規格,不同的纖維品種在連續堿減量機上進行減量處理,其反應規律相同,而絕對值有所改變。減量率相差約1~2%。我們曾用超細纖維在連續堿減量機進行試驗,也能獲得很好效果。因此連續減量機非但適用于仿絲織物,同樣也適用于仿毛織物的處理。
3.5 連續堿減量前織物是否必須進行預定型,我們認為值得進一步探討。如果門幅符合要求,在連續堿減量機運轉時不起皺的情況下,可以免除預定工序,而在噴射、溢流機中進行減量,因去皺問題而必須進行預定型。
3.6 變化三個工藝參數,可以改變減量率。若設定某一所需的減量率,可以預計所能實現的幾套工藝參數條件。在大樣生產時,我們反復考驗論證,證明了按預訂的工藝條件生產與預期的減量率相吻合,因此連續堿減量有利于生產控制。若能具備各類織物的減量率數據,就可以擬訂出實施的工藝方案,幾乎用不到做先鋒試驗。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