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表3中可以看出,織物固色率隨食鹽濃度增大而提高,但達到50g/L后,固色率反而有所下降。電解質加入可提高纖維內相的pH值,有利于固色反應。但食鹽濃度過高,會使染料發生聚集或沉淀,對上染和固色反應都不利。因此,食鹽用量一般確定為50g/L左右。
.png)
2.2.4堆置時間對織物固色率的影響
活性染料與纖維在堿劑作用下發生固色反應的同時,在織物毛細管內染料和在纖維內的染料還會發生一定程度的水解,固色反應基本完成后,如繼續延長時間,起固色的染料越來越少,這時,纖維上已結合的染料發生水解。因此,不適當地延長固色時間,反而使織物的固色率下降。表4是堆置時間對織物固色率的影響,從表中可以看出,在30℃時用燒堿與硅酸鈉混合,固色時間控制在l0小時左右為宜。
.png)
2.2.5堆置溫度對織物固色率的影響
.png)
活性深藍M一2GE(owf)2.0%從表5中可以看出在相同條件下,30℃、40℃溫度的固色率明顯高于20℃。在20℃時,染料的擴散速率相對較慢,固色水解反應的速率也慢,所以要達到較高的固色率,必須延長固色反應時間。提高溫度,固色反應速率加快,但染料水解反應速率也加快而且比固色反應速率提高的更快。
3結語
3.1研究表明,冷軋堆染色時,一般選用反應性適中的乙烯砜型活性染料染色,以獲得較好的勻染、透染效果;用硅酸鈉與燒堿的混合液為染色工藝的堿液,可以得到最佳得色量;為了防止產生色差,要將被染半成品的溫度降到30℃以下;控制好導布的張力,減小色澤的波動;浸軋過程中,軋液要使用軟水;根據染料的性能和堆置的溫度來制定適宜的堆置時間,防止布卷深淺不均;控制好軋液率、選用小容量的浸軋槽,以避免產生頭尾色差。3.2實驗證明,活性染料能適用于各種纖維素纖維織物的冷軋堆染色。通過以上實驗可知,控制好冷軋堆染色的工藝,對于純棉織物,固色率可達90%左右;對于棉、麻棉混紡織物,固色率達70%左右。織物耐洗色牢度達3~4級,摩擦牢度也可達到3級以上。
<<上一頁[1][2][3]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