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平是指用加熱的剛性機件的光滑表面(一般用光板或光輥)以一定的壓力和速度對革面進行接觸性的加熱、加壓,以使革身及革面材料受熱、受壓雙重作用,發生一定程度上的變形和變性,革身變得平整、緊實或革面光滑細密、富有光澤等。壓花是將上述壓平的光板(或光輥)換成表面刻有花紋的壓花極或壓花輥,并加大了工作壓力,使革面經過熱壓處理后,表面增添了壓花板或壓花輥所賦于皮革的花紋,此革稱其為壓花革。壓花可以遮蓋天然皮革表面上原有的一些傷殘、缺陷,使革面各部位花紋均勻一致,這樣不僅提高革的利用率,而壓花的增加革面的美化作用,使革身緊實,提高了皮革的機械性能和使用價值。
壓燙革主要用于殘次低檔革、修面革、二層革及絨面革等的壓花美化,也可用于全粒面革的壓花,使革面各部位粒紋均勻一致,利用率提高。壓板(輥)需要表面刻有各種動物天然粒紋、美術花紋、果實外殼花紋以及各種風格的花型。壓花機械一般可歸納為四種,它們由一個上壓力輥和下供料輥組成。由堅硬的金屬材料或有機玻璃制成。機器對皮革的加熱作用可用蒸汽或電阻絲加熱壓板或壓輥,再對皮革進行壓燙,也可用蒸汽加熱的水或用換熱器加熱油類來加熱壓板或壓輥。這種加熱方式比較繁雜,受熱不均,預熱時間較長,本文介紹的是一種較為先進的高頻(也稱高周波或射頻)加熱的方法,僅供參考。
壓(熨)平壓花的目的
1.壓平的目的
壓平是使革身平整、緊實、毛孔平服和提高革面的光澤。革的整飾階段所進行的熨平處理,通常不止一次。豬正面革在拉軟后進行一次熨平,有利于涂飾;牛面革在磨面前熨平處理,可以提高磨面質量;對于修飾面革來說,在填充底涂之前熨平一次,可以遮蓋粒面的細微傷殘,如果在噴中層后又熨平一次,可使涂層與革面牢固結合、革身平整,噴完光亮劑、固定劑后再作最后一次熨平,則可以增加涂層的光澤、提高涂層的耐水性和防塵性。
2.壓花操作的主要目的
1)美化皮革表面,增加革面花紋。
2)增加革身的緊密程度,提高皮革的力學性能。壓花機的壓花板或輥表面上都刻有各種各樣風格的花紋,既有其他動物粒面的花紋,也有各種美術花紋。壓花加工既可掩蓋天然皮革表面的一些傷殘或缺陷,又可增加革的美觀。對于造假革和二層革的美化壓花是不可或缺的。
皮革高頻壓燙原理及效應
當高頻發生器所產生的交電電場施加于含有水分的皮革材料上,皮革中的水分以三種形式存在,即以吸附水、毛細管水和化學結合水三種形式存在。吸附水與革完全不結合,僅附著在革的表面和充滿于皮革的粗大孔隙間,其存在形式與液體水完全相同,除去這類水對革的性狀影響不大。毛細管水凝結在皮革毛細管中,除去這種水會引起皮革的幾何外形和物理力學性能的改變。化學結合水是以氫鍵形式與膠原極性基牢固結,它沒有液體水的性質,它是保持革性質所必有的成分。毛細管水和化學結合水稱為結合水,吸附水稱為非結合水。非結合水與皮革完全不結合,皮革中存在這些非結合水就會被高頻的電磁場激發,其中的水分子以快速而連續不斷地變換它們的極性而運動。外電場的變化越快,即頻率越高,則水分子的這種反復極化的運動也就越激烈,從交變電場中獲得的能量也越多,促使皮革中水分的反復極化的運動就越激烈,使水分之間的劇烈摩擦,從而使分子升溫。因為水分在交變電場中加熱升溫,在溫度梯度和濕度梯度方向一致的最佳情況下,水分子由皮料內部擴散到表面,革的受熱作用是從內向外,革內水分直接在內部進行汽化,而不是擴散到皮革表面后再汽化,皮革在高頻電場中受熱是均勻的,這就是高頻加熱的基本原理。
[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