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物起球程度:采用織物經馬丁代爾試驗儀平磨1000轉后所起球數作為指標,比較不同工藝的整理效果[4]2結果與討論
2.1整理溫度對納米抗菌雙羅紋針織物整理效果的影響
固定整理劑用量(o.w.f)為4,浴比為1:10,時間為30min,在整理溫度分別為20,30,40,50,60℃時,測試整理劑對織物整理效果的影響,如圖1所示.其中,織物試樣在每種溫度下做3次試驗,結果以其平均值計.
.png)
從圖1可以看出,隨著溫度的升高,織物起球數減少,當溫度超過40℃時,起球數有增加的趨勢.原因是整理劑的主要成分是有機硅乳液,溫度的升高對整理劑活性乳化有影響,溫度過高破壞有機硅在織物上成膜的穩(wěn)定性,為此確定適宜的整理溫度為30~50℃.
2.2整理劑用量對納米抗菌雙羅紋針織物整理效果的影響
固定整理溫度為50℃,浴比為1:10,時間為30rain,在整理劑用量(O.w.f)分別為2,4,6,8%,10%時,測試其對織物整理效果的影響,如圖2所示.其中,織物試樣在每種整理劑用量下做3次試驗,結果以其平均值計.
.png)
從圖2可以看出,加入整理劑后,織物起球數減少,但當溶液中整理劑達到臨界濃度后,起球數趨于飽和,甚至有增加趨勢.原因是加入整理劑后,紗線表面形成一層薄膜,束縛了纖維頭端,使纖維之間的抱合更加緊密,當整理劑同纖維之間的交聯(lián)趨于飽和,成膜的強度也趨于極限值,增加整理劑用量,對整理效果影響不大.故整理劑用量(o.w.f)適宜范圍為3~5.
2.3整理時間對納米抗菌雙羅紋針織物整理效果的影響
固定整理劑用量(O.w.f)為4,浴比為1:10,溫度為50℃,在整理時間分別為10,20,30,40,50min時,測試其對織物整理效果的影響,如圖3所示.其中,織物試樣在每個時間段下做3次試驗,結果以其平均值計.
.png)
從圖3可以看出,整理時間對織物起球程度也有一定的影響.整理時間短,織物潤濕不充分,不能在織物表面形成樹脂膜,則達不到減少起球數的效果;整理時間過長,整理效果改善不明顯,且整理后試樣表面膜厚而不均勻,成本加大,不利于實踐應用.整理時間優(yōu)選為20~40rain.
2.4整理工藝參數的優(yōu)化
為使納米抗菌針織物在具有較好的抗起毛起球整理效果的同時,較少影響到織物的其他性能,需在最優(yōu)工藝參數下對其進行整理.本文根據單因子試驗結果及規(guī)律分析,每個因子取3個水平組成正交表進行正交試驗.試驗因素水平表如表l所示,按照正交表I。(3。)安排正交試驗,得到正交試驗結果如表2所示,極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分別如表3和4所示.
.png)
.png)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