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半成品毛效、白度
我們平時所強調的織物半成品前處理效果好,并非只是講退漿除雜凈、毛效高、白度好,而是強調“勻”,也就是半成品質量的一致性和穩定性。在前處理加工過程中,設備狀態、工藝條件及參數等因素的波動,都會影響織物半成品質量的一致性。例如,水洗軋車的左右壓力差較大或軋輥凹心嚴重,會使織物兩邊、中間的水洗效果有較大差異,染色時則會因織物毛效、白度不一致,導致織物左中右色差。同樣,軋料軋車的左右壓差或凹心會造成織物兩邊、中間的軋余率不一致,使織物染色后出現色差。另外,藥劑和助劑追加不穩定、水洗溫度忽高忽低、車速忽快忽慢都會導致前處理半成品毛效、白度不一致,進而造成織物前后色差。特別是直接性高的染料,如活性、印地科素、納夫妥等染料的染色,很容易產生色差,即使是直接性不太高的還原懸浮體、分散染料也會有明顯的色差產生。這主要是因為毛效高的半成品吸濕性較好,上染率較高,得色較深;反之,毛效低的半成品吸濕性差,上染率低,得色淺,因此造成織物染色時上染不勻。需要強調的是,待染半成品白度不一致,也會對織物的色光造成很大的影響,在生產漂白和淺艷色染色品種時,尤為明顯。
1.1.3 半成品絲光工序
絲光效果對棉纖維上染率的影響較大。絲光工藝條件及參數的不穩定,對織物染色的影響非常明顯,如濃堿槽堿液濃度的大幅波動、生產加工過程中車速的忽快忽慢,都會影響棉纖維的絲光效果,并由此造成織物染色色差。另外,織物絲光落布pH值的不穩定,即絲光織物的去堿、水洗效果差或不穩定,也會對織物染色產生不良的影響。尤其在生產滌棉染色織物和用對堿較為敏感的染料染色時,pH值偏高或不穩定,會使織物染色后色光變化較大,造成色光萎暗、色相不穩定、明艷度較差,使織物產生原樣色差。
1.2 染色
染色工序是織物染整加工的關鍵工序之一,也是織物色差體現較集中的工序,該工序對織物產生色差的影響因素較多,也較復雜。依據生產實踐,大致可分為染料性能、染液配制、工藝條件和設備性能等四類主要影響因素。
1.2.1 染料性能
織物染色前首先要配色打樣,打樣時選擇染料有兩種基本方法:一是選擇一只與所染色澤相近的染料,然后再添加少量其它染料對其色光進行調整;另一種方法是,用三原色拼色,這種方法能拼出大部分色澤,是染色布的主要選料方法之一,但所用染料種類太多,會影響織物的色澤、深度和鮮艷度。若織物染色后色光變化較大,就會造成織物的原樣色差,即不符樣。
有些染料具有熱變性,即高溫會造成染色織物的變色或色光變化?;钚匀玖虾褪苛秩玖鲜軣嶙冃暂^為明顯,其恢復正常色光的時間很長,個別染料甚至需要十幾個小時或更長的時間。如一般綠色染料受熱時偏藍光,受冷時偏黃光;而士林蓮IR受熱時偏紅光,受冷時偏藍光。這就會造成織物染色后的色光不穩定或難以確定色光與對樣,影響織物符樣,易產生原樣色差。
1.2.2 染液配制
染液配制由稱料、研磨、化料組成,其中配制染液時稱料、化料的準確性,以及磨料、化料操作的規范化對織物的原樣色差、前后色差的影響是十分明顯的。如設備誤差,對稱量設備儀器的使用誤差,稱料、磨料、化料時的操作誤差,染料的回潮不一致所造成的誤差,所拼染料力分不足,以及同一貨單所用染料生產批號不一等,都會造成染色織物的色光變化和色差的產生。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