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均勻軋車工藝及參數的控制
打底機是織物染色加工過程中的關鍵機臺之一,必須保證均勻軋車狀態完好,要保持均勻軋車左中右壓力一致。生產中應做好如下工作:定期檢查與測試油壓、氣壓狀況是否正常;定期校對儀表的準確性;定期檢查軋輥的磨損情況;同時要求機臺人員不準隨意調節軋車油壓、氣壓的壓力或通過調節軋車壓力的工藝參數來調整織物色澤的深淺。以上措施要做到定人、定責,嚴格控制,以避免織物在軋液過程中產生左中右色差。
2.3.3 織物受熱的控制
織物浸軋染液后預烘或焙烘固色,應使織物在緯向上得到的熱風量保持一致??椢锝埲疽汉?在軋車壓力的作用下將染料均勻地浸軋在織物上,若織物受熱不一致,在烘干過程中染料就會產生泳移,使織物產生左中右色差,尤其是稀薄織物或滌類薄織物表現更明顯。一般采取如下措施解決這類色差:定期檢查循環風機的傳動系統,確保循環風機左右風壓一致;換品種刷車時要及時清掃左右加熱片的防塵網板,確保防塵網板清潔,以免影響左右循環風機風量大小。
另外,滌棉混紡織物在高溫熱溶染色過程中,熱熔箱內邊中溫度差異也會造成織物的邊中色差。熱溶染色機在空車情況下,熱風嘴向內均勻噴風,不論是預烘箱還是熱溶箱,一般總是中間溫度高于兩邊溫度。其原因是,箱體兩壁和導輥兩端在空氣中有散熱現象。而當染色打底機正常運轉時,由于進預烘箱的是濕布,耗熱大,兩邊熱風交換快,織物易干,因此,整個箱體的溫度就會變成為兩邊高中間低。而熱溶染色機所進的是干布,焙烘箱的溫度情況則與之相反,干布耗熱較少,所以整個箱體的溫度仍保持中間溫度高于兩邊溫度,有的設備由于對稱度不夠,或進布偏度較大,還會出現左中右色差。
熱溶箱內存在左中右溫度差異,就會導致布面上分散染料或活性染料的固色率和升華程度不一致。如織物含雜量較多或帶堿量大,還會出現左中右泛黃程度不一,導致單色品種出現色差;多色品種若各染料的熱敏感性不一,織物也會出現左中右色相不一。因此,只有徹底消除箱內溫差才能解決色差問題。
在工藝上,可選用熱溶曲線平坦的染料,因為在相同的染色加工條件下,染料性能不同,呈現的邊中色差或左中右色差形態是不同的。例如,分散紅3B染色后常會出現邊深中淺色差;而用福隆大紅S-BWFL染色,卻常出現邊淺中深色差。這是因為分散紅3B系低溫型分散染料,福隆大紅S-BWFL系高溫型分散染料。低溫型分散染料在較低溫度下即能固色,而高溫則會造成染料的升華,影響染料的固色,造成邊中色差的產生。高溫型分散染料固色需要較高的溫度,達不到應有的溫度就會影響染料固著,得色較淺,所以高溫型分散染料染色常出現邊淺中深色差。
由焙烘溫度不一致引起的色差,一般高溫型分散染料較低溫型分散染料明顯,這主要是由于前者的熱溶固色曲線大多不是很平坦,對溫度較為敏感。
生產時產品的幅寬應低于風嘴的寬度,使焙烘室兩側有充分的空間,供熱風在焙烘室內有較多的回旋和混合的余地。另外,設備上可安裝活動閥門,對中間進風量進行調節;或者封堵風嘴中間約60cm,以降低中間溫度。通過以上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解決織物的左中右色差。
2.4 正反面色差的預防與控制
正反面色差在平紋織物染色時表現比較明顯。產生正反色差的主要原因是織物在染整加工過程中,正反面受熱不一致,一般是在烘干過程中染料產生泳移或染料固色所致。因此要解決這類色差,可以在打底機上安裝紅外線預烘裝置,檢查預烘室內風嘴離布面的距離,控制預烘室風機風量。
色差是織物染整加工中經常產生的質量問題,需要經長期不斷地根據不同情況,采取相應措施。由于色差是在生產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因此,應綜合分析各因素,結合生產現場情況制定有效的預防和控制措施,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上一頁[1][2][3][4][5]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