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g)
從圖5中可以明顯地看出,整理前的滌綸纖維表面較為光滑,經Sol 4整理后纖維表面變得粗糙,出現顆粒狀的二氧化硅粒子。正是因為經溶膠整理的布樣其纖維表面的粗糙度得到了提高,從而在經過自組裝之后提高了拒水效果。圖5c表明,浸漬3%C16水解液后的纖維表面形態變化不大,仍可以清楚地看到二氧化硅粒子。216 皂洗次數對接觸角的影響用經Sol 4整理,再浸漬3%C16水解液的滌綸織物做為皂洗布樣,測試皂洗后布樣的接觸角。皂洗次數與接觸角變化關系如圖6所示。
.png)
圖6表明,隨著皂洗次數的增加,接觸角逐漸減小。在最初10次皂洗過程中,接觸角下降明顯。這是因為經Sol 4整理的滌綸織物表面有很多二氧化硅顆粒是通過物理吸附而附著的,經洗滌后這些粒子會逐漸脫落,其上的自組裝長鏈烷烴硅烷也隨之脫落,因而接觸角會出現明顯的下降。隨著皂洗次數的進一步增加,接觸角降低趨勢趨于平緩,當完成30次皂洗后,織物與水的接觸角為110°,仍表現出一定的拒水效果。
2.7 織物物理性能變化
用經Sol 4整理,再浸漬3%C16水解液的滌綸織物作為測試布樣,對比整理前后織物的物理機械性能,結果見表3。
.png)
從表3可以看出,整理后滌綸織物的經緯向強力略有下降,但變化不大。整理前后滌綸織物的白度、透氣性基本不變。由此可見,經過上述整理不會影響滌綸織物的原有服用性能。
3 結論
(1)利用正硅酸四乙酯及長鏈烷烴硅氧烷,通過溶膠-凝膠法及自組裝方式成功賦予滌綸織物一定的拒水性能。
(2)以不同碳鏈長度的硅氧烷對經溶膠整理后的滌綸織物進行整理,均能提高其拒水性能。隨著碳鏈長度的增加,接觸角增大;隨著水解硅氧烷濃度的增加,拒水性能也得到提高。(3)整理后的滌綸織物經30次皂洗后,與水的接觸角為110°,仍保持了一定拒水性能。物理性能測試表明,整理前后滌綸織物的物理機械性能變化較小。
<<上一頁[1][2][3][4]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