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染料配方的確定
選擇不同價位的黑色及紅色染料各3只,再配加少量分散黃及分散紅,組成低、中、高3檔價位的染料組合,采用所選工藝配方,化驗室打樣至相近深度,計算其成本見表5。
.jpg)
3 生產實踐
根據化驗室所選織物品種,優化工藝配方及染料組合,在車間進行大貨生產。
3.1 設備
亞磯250高溫高壓染色機,BTM松式烘干機,UNI-STAR 10箱定形機。
3.2 工藝流程
常規流程 織坯→定形→染色→還原清洗→還原清洗→烘干→定形→成品
改進流程 織坯→定形→染色→還原清洗→軋水高溫濕布定形→還原清洗→烘干→定形→成品
3.3 工藝處方及工藝條件
坯布定形 乳化精練劑SK 2 g/L,軋余率70%,190℃;車速24 m/min。
前處理 除油劑AT-2002 2 g/L,純堿3 g/L,100℃×20 min。
染色 分散染料x% (owf),勻染劑AT-212B1. 0 g/L,HAc 0. 5 g/L, 130℃×30 min。
還原清洗 保險粉4 g/L, NaOH(36°Bé)4 g/L,80℃×20 min。
軋水高溫濕布定形 190℃,車速25 m/min(該工藝專門針對改進工藝)。
烘干 100℃,車速12 m/min。成品定形
軋液:PES 5. 0 g/L,HAc 0. 1 g/L;
定形:傳統工藝溫度150℃,車速14 m/min,改進工藝溫度120℃,車速15 m/min。
3.4 結果與分析
.jpg)
由表6可知,黑色染料組合1采用常規工藝生產,色牢度較差,但采用改進工藝生產可明顯提高牢度,牢度優于組合3采用常規工藝生產的效果,且每噸布染料成本可節省5 668元。紅色染料組合5采用常規工藝生產,色牢度較差,但采用改進工藝生產,其色牢度明顯提高,牢度優于組合6采用常規工藝生產的效果,每噸布的染料成本可節省10 580元。
<<上一頁[1][2][3]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