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針織物進行起絨、割絨或磨絨加工,可達到仿動物毛絨的效果。若織物先起絨再染色,在普通溢流染色機上生產時會出現絨粘連,即使再拋絨也不會使絨毛散開,而無法達到毛絨效果。實踐表明,將起絨染色后的織物放在氣流染色機中,先噴濕進布,然后停止噴液,升溫至50℃,僅由氣流帶動織物循環10min左右,使織物在半濕狀態下進行循環拍打,處理后再在拋絨機上進行整理,效果非常好。這一加工過程可提高織物附加值30%。
2.5 織物柔軟整理
氣流染色加工過程中還具有柔軟織物的功效,但對于麻類混紡或交織物而言,還可通過在氣流染色機中增加輔助撞擊柵欄裝置,在高速少水條件下進行撞擊拍打循環,以達到最佳柔軟效果。所以氣流染色機也被稱為氣流染色+柔軟整理機。
氣流染色的柔軟整理,是一種機械的整理過程,相對化學柔軟劑的整理而言具有環保意義。
2.6 彈力針織物的染色加工
彈力針織物的染整加工,要求整個濕加工工藝流程短,外力對針織物產生的張力要盡量小。因此,彈力針織物對加工設備的選擇性強。如含氨綸25%以上的彈力針織物,只能在經軸染色機上加工;含氨綸10%以下的彈力針織物雖適于在溢流染色機上加工,但加工效果不理想。
在氣流染色過程中,織物帶液量較少,即使運行速度較快也不會使織物產生很大的張力,其前處理及染色時間比傳統溢噴染色短,因此,彈力針織物在氣流染色機中的“一次成功率”比普通溢流噴射染色機高。
2.7 超細纖維織物的深色加工
超細纖維比表面積大,在染色過程中染料的上染率高,如果織物與染液的交換頻率不高,極易產生色花。此外,由于比表面積大,光的漫反射效應使得超細纖維即使使用更多的染料染色,得色仍比普通纖維淺一些。因此,為保證染料充分利用并達到一定的勻染性,染液浴比應盡可能小,每次染料與織物接觸時必須控制其上染率,一般不超過2%。氣流染色由于織物運行速度相對較快,染液的循環頻率較高,且染液以水霧狀在噴嘴中與織物進行快速接觸。因此,在較高的交換頻率條件下,每次交換上染率可控制在2%以下,從而既保證織物的勻染性,又減少了染液中染料的殘留量,提高了染色深度。
3 結語
氣流染色在體現高效、節能和環保的同時,充分擴展了應用范圍,且還在不斷發展。這不僅為新型纖維紡織品的加工提供了新思路,而且能提升紡織品的附加值。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只有采用新型、高端的加工工藝,產品才有競爭力,因而,應該對氣流染色設備不斷進行應用開發,以滿足新型纖維紡織品染整加工的發展需要。
<<上一頁[1][2][3]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