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結果分析
2.2.1 染料用量與織物染色效果的關系
從表2~4可以看出,影響織物染色明度、鮮艷度濃度。染料濃度越高,織物的得色率越高,彩度越高,即織物的顏色深且鮮艷,但織物的明亮度差而暗淡。這是因為三角形纖維和普通圓形纖維相比,其比表面積大大增加,從而增加了纖維表面不規則的漫反射,織物對光的反射率增大,視覺效果為織物亮度增加,所以在染料吸收量相同的條件下,異形纖維的彩度下降,顯色較淡,降低了織物的表觀深度。因此,要得到較深的顏色深度,就必須提高染料的用量[2]。
由此可見,織物顏色的深度和彩度與明度之間是一對矛盾,我們必須根據織物的用途來確定染料的濃度。對裝飾用品和舞臺服飾,一般應染淺色,因此選擇較低的染料濃度,這時織物的顏色深度和彩度較淺,但光澤明亮優雅,具有閃光透明的效果;對一般的服用產品,若需染深色,則應選擇較大的染料濃度,這時織物的得色量和彩度較高,但光澤較暗淡。
2.2.2 相同染料濃度下的染色條件
當染料濃度為1%(owf)時,淺色織物以明度和彩度為重,兼顧染色深度。從試驗結果看,紅、黃、藍三色均為方案1較佳,即當染料濃度為1%時,染色溫度110℃、染色時間40min、浴比1∶30。
染料濃度為2%(owf)染中淺色,也應以織物的明度和彩度為重,兼顧染色深度。從試驗結果看,紅、黃、藍三色均以方案4較佳。即染料濃度為2%(owf)時,染色溫度120℃、染色時間50min、浴比1∶40。
染料濃度為4%(owf)染深色,這時應以織物的得色量為重,兼顧彩度和明度。從試驗結果看,紅、黃、藍三色均以方案8較佳,即染料濃度為4%(owf)時,染色溫度120℃、染色時間40min、浴比1∶50。
<<上一頁[1][2][3]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