滌綸表面光滑,內部分子排列緊密,分子間缺少親水結構,因此回潮率很小,吸濕性能和導電性能差,在梳理過程中易產生靜電,從而使纖維扭結,形成紗疵。因此,梳棉工序采用“輕定量、慢速度、大隔距”的工藝原則。
3.3 并條工序
為提高纖維的伸直平行度,并條采用三道并合。因滌綸較為蓬松且靜電現象嚴重,故并條選用涂有抗繞劑的膠輥,防止纖維繞羅拉、繞膠輥,同時選用彈性較小的條筒彈簧,減少涌條現象,以保證生產順利進行。
3.4 渦流紡工序
3.4.1 噴氣渦流紡介紹
噴氣渦流紡是Murata公司推出的新一代紡紗技術(MVS)。渦流紡是將棉條直接喂人牽伸裝置,須條經過撕裂羅拉牽伸后從前羅拉鉗口輸出,并立即被紡紗噴嘴中形成的渦流所產生的負壓吸人形成芯纖維,當纖維的末端脫離前羅拉時,因渦流作用而擴張,覆蓋在空心錠子表面,并沿著固定的空心內壁回轉,隨著紗條的向前運動,纖維末端纏繞于紗芯上使紗線獲得捻度而成紗。,渦流紡成紗示意見圖l。在整個紡紗過程中受到電子系統的監控,當發現紗疵時被去除,自動接頭小車立即前往接頭,其接頭質量穩定、光潔,強力達原紗的80%以上。
3.4.2 噴氣渦流紡主要工藝的選擇
3.4.2.1 牽伸分配的選擇
中間牽伸比是決定牽伸分配的最重要因素。渦流紡牽伸形式見圖2,在l一2線間有上下膠圈控制,纖維完全不能浮游,可以獲得較高的主牽伸,一般纖維的長度整齊度較高時可以采用較高的主牽伸,可以降低中間牽伸倍數,從而減小中間牽伸區的牽伸阻力,提高成紗指標。牽伸阻力與牽伸倍數的關系見圖3。一般主牽伸的選擇在以牽伸變異最小為最佳,此次工藝設定中,總牽伸為185倍,主牽伸選擇25倍,中間牽伸則為總牽伸/(主牽伸×3)=185/(25×3)=2.47(倍)。
3.4.2.2 紡紗速度的選擇
No.861的紡紗原理是把在錠子四周靠旋轉氣流卷繞起來的纖維通過輸出羅拉的輸送作用拉人錠子內,以此方式對纖維本身施加捻度,也就是說不是用空氣的旋轉氣流對紗線加捻,而是將每個纖維加載到空氣的氣流中,用來自輸出羅拉的拉入力將纖維捻人。這可使紡紗速度得到飛躍性的提高。但是,因在噴嘴內纖維的滯留時間和噴射空氣能量密度的總和不同,纖維本身接收的負荷也不同。于是紗的特性也發生變化,越是高速度紗就越軟,越是低速度紗就越硬。紡純滌19.7tex紗線時,選用車速為300m/min可以保證效率達85%,并滿足客戶需求,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和值車工勞動強度。
<<上一頁[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