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 并條
并條工序以“大隔距、小張力、重定量、慢速度”為原則,增加纖維問的抱合力,保證足夠的握持力和牽伸力。南于生條內纖維平行伸直度較差,為了消除前彎鉤,改善熟條條干,頭并的后區牽仲倍數適當加大,一般小低于1.7倍,末道并條后區牽伸倍數一般不大于1.3倍,以提高條子伸直度。頭并4根亞麻纖維滌綸纖維混和生條與2根莫代爾纖維牛條并合,二并8根并合。
3.2.5 噴氣渦流紡紗機的紡紗工藝
采用MVSno861型噴氣渦流紡紗機。通過優化紡紗工藝,modal/滌綸/亞麻60/20/20 18tex噴氣渦流紗主要工藝參數:熟條定量3.05g/min,線速度300m/min,T.D.R總牽伸倍數163倍,M.D.R前區牽伸倍數30倍,喂入比0.9720,卷取比1.000,T.D.R(張力羅拉速度/輸送速度)1.030,BR啟始率(捻接時后羅拉啟始率)120%,橫動角度60°,握持距離43mm×45mm,空心錠子規格1.4mm,集棉器規格8mm,噴嘴、噴嘴座型號L7.
4 成紗性能測試
所有指標的測試都在標準試驗條件下完成。
4.1 成紗強度
根據GB/T 39l 6一l 997國家標準,采用YG06l/PC紗線拉伸強力測試儀測試,試驗長
度250mm,拉伸速度250mm/min,從驗次數20次,
隨著拉伸強力的增大,紗線伸長增加,當達到紗線的斷裂強力時,紗線斷裂。
噴氣渦流紡由于具特有的紡紗原理,所紡得紗線,中心部分為紗芯,纖維比較平直,有少量的捻度,而外層是包纏纖維,呈近似圓錐形和網柱形螺旋線,成紗毛羽少,紗體光潔,比較蓬松。由于其加捻的纖維多,增加了軸向凝聚力,提高了紗線強力,解決了由于棉纖維短而加捻少的問題。由于噴氣渦流紡紗速度高,成紗強力稍低于環錠紗,提高了紡紗效率和紡紗質量,所以噴氣渦流紡直具有較廣闊的前景。
4.2 毛羽
紡織產品的手感和特性主要是由毛羽多少決定.長度小于2 mm的毛羽對生產過程和織物的外觀質量影響不大,相反會使織物具有一種天然的柔軟手感。但是,長度超過3 mm以上的毛羽卻是影響紗線質量的潛在因素,為了能定性的對其毛羽進行表述,采用YG17l D型毛羽測試儀測試了紗線的毛羽,試驗條件:次數l0次,紗長5 m.平均試驗結果1mm毛羽78.9根/m,2 mm毛羽0.9根/m,3 mm毛羽。由試驗結果可以看出,modal/滌綸/亞麻60/20/20 三組分噴氣渦流紗的毛羽少,尤其是幾乎沒有3 mm以上的毛羽。
4.3 耐磨性
試驗所用儀器為LCK一23A型紗線耐磨儀。試驗數據:平均775次,景大值l466次,最小值239玖。紗線的耐磨型與紗線的結構密切相關。傳統環錠紗由于纖維大多數成螺旋形態。當反復摩擦時,螺旋線纖維逐步變成軸向纖維,紗線易失捻解體而被磨斷,因而耐磨性較差。噴氣渦流紗由芯紗和外包纖維兩部分組成,紗線表向包有不規則的纏繞纖維,紗線不易解體,同時紗線表面摩擦因數大,在織物中紗與紗之間的抱合良好,不易產生相對滑移,故耐磨性較高。
<<上一頁[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