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性能是紡織產品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直接影響產品的耐用性和使用效果。具體指織物間或與其他物質在反復摩擦的過程中,抵抗磨損的特性。
紡織產品的磨損主要表現在下述五個方面:
(1)摩擦過程中纖維之間不斷碰撞,紗線中的纖維片段因疲勞性損傷出現斷裂,導致紗線的斷裂。
(2)纖維從織物中抽出,造成紗線和織物結構的松散,反復作用下纖維可能完全被拉出,導致紗線變細,織物變薄,甚至解體。
(3)纖維被切割斷裂,導致紗線的斷裂。
(4)纖維表面磨損,纖維表層出現碎片丟失。
(5)摩擦產生高溫,使纖維產生熔融或塑性變形,影響纖維的結構和力學性質。
磨損表現在織物的形態變化主要是破損、質量的損失、外觀出現變色、起毛起球等變化。
紡織產品的耐磨性能檢測有多種方法,例如平磨法、曲磨法、折邊磨法和復合磨法等。馬丁代爾法屬于平磨法的一種,被廣泛應用于服裝、家用紡織品、裝飾織物、家具用織物的耐磨性檢測。
1標準體系介紹
1.1國際標準
ISO12947.2—1998《紡織品用馬丁代爾(Martindale)法對織物抗磨損性的測定第2部分:試樣破損的測定》;
ISO12947.3—1998《紡織品用馬丁代爾(Martindale)法對織物抗磨損性的測定第3部分:質量損失的測定》;
ISO12947-4—1998《紡織品用馬丁代爾(Martindale)法對織物抗磨損性的測定第4部分:外觀變化的評定》。
1.2美國材料協會(ASTM)標準
ASTMD4966-2010《織物耐磨性測試馬丁代爾耐磨測試儀》。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