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染印花在我國可謂淵遠流長,可遠溯到商周時代。秦漢時期,我國西南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就已熟練地掌握了蠟染印花技術,他們利用蜂蠟或蟲蠟作為防染的原料,進行織物印染。到了西晉,已可染出10余種彩色的蠟染產品。南宋時,蠟染花布被稱為瑤斑布,系采用鏤有細花的木板兩塊夾住布帛,然后將熔化的蠟液灌入鏤空的部位,灌入的蠟在常溫下很快固化,當全部鏤空的圖文都灌完蠟后釋放夾板,取下布帛并投入到藍靛染液中,待布被染成藍色后,再將布帛撈出放入沸水 煮布,以除掉布帛上的蠟。當除蠟完成,就可得到極細斑花、清新漂亮的瑤斑布。
二、現代蠟染印花的制作工藝
蠟染印花實際上應該叫蠟防染色印花,它類似于陰圖印刷,即圖文部分用蠟封住保持底色,而其他部分染上其他顏色,即用蠟把花紋點繪在麻、絲、棉、毛等天然纖維織物上,然后放入適宜在低溫條件下染色的靛藍染料缸中浸染,有蠟的地方染不上顏色,除去蠟即現出因蠟保護而產生的美麗的白花。蠟染印花最突出的特 點是圖案粗獷、自然、典雅、古樸,別具韻味,可稱是印染產品中常開不敗的一朵奇葩。近年來,蠟染印花已廣泛用于衣裙、被面、時裝面料以及圍巾、挎包、旅游產品等多種裝飾織物。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人們審美觀念和情趣的變化,蠟染產品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喜愛,特別是青年女性的 青睞。傳統的蠟染一般只能染出藍底白花的花布,對于紅底白花、黃底白花、綠底白花,在民間蠟染中非常少見。這是由于靛藍染色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只需要在普通的冷水中就可以進行;而紅花素和梔子黃素等植物染料要在較高溫度的熱水中才能上染棉布,否則就很容易掉色。而在這種高溫下進行操作時,蜂蠟已經熔化而無 法保持防止染色的花形,因此古代是很難做出其他顏色的蠟染花布來的。但是,在染色工藝技術不斷進步的年代,蠟染的色彩也比以前更加豐富,加上不溶性偶氮染料和活性染料等被廣泛采用,生產多種色彩的蠟染布已經不是什么重大問題了。此外,目前還出現了采用機器雙面印花的仿蠟染產品,效果雖略有遜色,但工作效率 較高,價格較低廉,因此具有很大市場?,F代蠟染印花的技法工藝一般可分為繪稿、刻制、印刷三道工序。
1.繪稿
如今繪稿主要仍采用傳統的手工描繪形式來完成。但在繪稿時,要注意以下三個原則。第一,畫稿的設計需兼顧漏版刻印的特點,即在物體之間留出相互攀纏的連線,而且留下的連線要稍微粗些,以免在刻制時掉版或印刷時斷線。第二,無論使用何種材料作版基,均可在普通鉛畫紙上,用水粉色繪制畫稿、設計,還要顧 及所漏印畫面的特點,如蠟染版畫時要留意它的畫面都是點線面的平面組合以及由大小色塊構成等特點。第三,構圖時,盡量將畫面處理成平面的、色塊的、略帶裝飾性的畫面,避免出現過于寫實的、明暗的、具有縱深感的畫面。
<<上一頁[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