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數字噴墨印花原理
2.1噴墨印花的概念
印花是紡織品生產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工序,它不僅能夠為消費者提供五彩繽紛的紡織產品,還可以大大提高紡織品的附加值。傳統的紡織品印花需要將所印制的圖案分解成不同的顏色(分色),制成花版,然后通過印花機對花,將圖案重新組合起來,完成印花過程。因此,傳統印花不論是平網還是圓網,都存在生產工藝流程長、勞動強度大、環境污染嚴重等缺點。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材料、信息和精密機械制造等相關技術的發展,數字噴墨印花技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數字噴墨印花是用掃描儀、數碼攝像機、數碼照相機等手段,把需要印花的圖案以數字形式輸入計算機;經過圖像軟件處理后,再通過計算機控制的數字噴墨印花機,直接將印花墨水噴射到織物上,印制出所需的圖案。噴墨印花與傳統印花有本質的不同。噴墨印花是一種非接觸印花,印花圖案是靠不同顏色的微小墨滴直接在織物表面混合形成的。因此,墨滴的形成、形狀和大小對噴墨印花的質量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如圖1所示
.png)
2.2墨滴的形成及其與織物的相互作用|8
2.2.1墨滴的形狀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近年來很多科學家采用高速攝像手段,觀察了墨滴的噴出過程、形狀及其與織物相互作用的情況。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的w.W.Cart等采用圖2所示的裝置觀察了液滴的形成過程和形狀,得到如圖3所示的試驗結果,其中左圖為由直徑為5mm的毛細管噴出的液滴形狀,右圖為由直徑為2mm毛細管噴出的液滴形狀。
.png)
圖3中,液滴的流出速度為0.38mL/min,直徑為212—250的二氧化鈦球形顆粒,在液體中所占的體積分數從左至右依次為:0、0.02、0.1、0.25。從圖3可以看出,當液體中不含有球形固體顆粒時,形成的液滴呈很規則的球形,液滴分離形成后的頸部像針一樣非常細。隨著固體顆粒含量的不斷提高,形成的液滴逐漸變得不規則,液滴更像梨形,分離后的頸部變得斷斷續續,呈衛星狀。
2.2.2墨滴和織物的相互作用
從噴嘴噴出的墨滴與織物表面碰撞,在織物表面形成圖案。噴墨印花的質量除了與墨滴的形狀有關外,還與墨滴與織物的相互作用有很大的關系。墨滴與織物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碰撞和吸收兩個部分。w.W.Cart等采用圖4所示裝置,觀察了液滴與基質的相互作用情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