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JJF 1059~1999((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以及GB/T 2910.4—2009((紡織品 定量化學分析 第4部分:某些蛋白質纖維與某些其他纖維的混合物(次氯酸鹽法)》,分析了引起測量誤差的幾個因素,進行了羊毛/滌綸混紡含量測量不確定度的計算。
【關鍵詞】羊毛;滌綸;混紡;成分分析;不確定度
1前言
的稱量瓶中,放入烘箱內,在測量不確定度是測量質量的重要標志,因此,在測量報告結果中,必須給出測量的不確定度,以確定測量結果的可信程度。本文根據JJF 1059—1999((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和GB/T2910.4—2009((紡織品定量化學分析第4部分:某些蛋白質纖維與某些其他纖維的混合物(次氯酸鹽法)》r2 對毛滌混紡織物纖維含量測定的不確定度進行評定。
2試驗
2.1測試依據
GB/T 2910.4。
2.2測試原理
用次氯酸鹽溶液把蛋白質纖維從已知干燥質量的混合物中溶解去除,收集殘留物,清洗、烘干和稱質量;用修正后的質量計算其占混合物干燥質量的百分率。由差值得出蛋白質纖維的質量百分率。
2.3測試材料
羊毛/滌綸混紡面料。
2.4主要儀器和試劑
電子天平METTLER AE240:分度值為0.1mg,檢定證書給出最大允許誤差為0.3mg;電熱恒溫水浴鍋HWS26;烘箱ATLAS PF60;次氯酸鈉溶液:濃度為0.9~1.1mol/L的稱量瓶中,放入烘箱內,在(105±3)C溫度下烘至恒質量,冷卻稱質量。將試樣放入三角燒瓶中,每克試樣加入100 mL次氯酸鹽溶液,經充分潤濕后,在(20±2)℃水浴上劇烈振蕩40 min。用已知干質量的玻璃砂芯坩鍋過濾,用少量次氯酸鹽溶液將殘留物清洗到玻璃坩鍋中。真空抽吸排液,再依次用水清洗、稀乙酸溶液中和,最后用水連續清洗殘留物,每次洗后先用重力排液,再用真空抽吸排液。最后將坩鍋和殘留物真空抽吸排液,烘干,冷卻,稱質量。
3數學模型
羊毛/滌綸混紡面料中纖維含量為:
P(%): ×d×100……(1) m2——7n1
P(%)一100一P… …(2)
式中:
尸 ——滌綸的凈干含量百分率,單位為%;
P——羊毛的凈干含量百分率,單位為9/5;
IT/ ——稱量瓶質量,單位為g;——稱量瓶加樣品質量,單位為g;——坩鍋質量,單位為g;
m——坩鍋加不溶解纖維質量,單位為g;
——不溶纖維在試劑處理時的質量修正系數,本試驗為1.00。
4不確定度主要來源
該檢測的不確定度主要來源以下幾個方面:
4.1 A類不確定度來源于質量測量的重復性。
4.2 B類不確定度
來源于儀器設備、測試環境等。主要包括電子天平、水浴鍋、烘箱、次氯酸鈉溶液等。通過大量試驗(按標準方法)可得出恒溫水浴鍋的溫度不確定度對于試驗結果的影響趨于0,故可不考慮其影響。因為試樣在干燥箱中干燥的時間足夠長,其溫度的不確定度對于試驗結果的影響趨于0,故可不考慮其影響。標準規定次氯酸鈉溶液濃度為0.9~1.1mol/L,按標準方法,在此濃度范圍內羊毛纖維可全部溶解,因此,其濃度的不確定度對于試驗結果的影響趨于0,故可不考慮其影響。
[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