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第八棉紡織廠 陳會娟
轉杯紡紗疵主要有竹節紗疵、條干紗疵、錯緯紗疵、油污紗等,嚴重影響整經斷頭及布面質量。我們結合生產實踐,從紗疵及斷頭產生原因進行分析,并采取預防措施,實現了減少斷頭、降低紗疵、提高產品質量的目的。
斷頭分析和分類
在機器正常運轉時,將斷頭筒子上的紗線從卷裝筒上面退繞1米到1.5米左右的斷頭樣本進行分析,檢查紡杯內部和引紗管、導流通道,以判斷斷頭原因,根據斷頭形狀,可分為小粗節、含異性纖維的斷頭、含雜質鏈、細尾斷頭等幾種不同類型。
小粗節斷頭指紗條斷頭后,在紗尾60厘米左右的紗線上有一小粗節,這種情況一般是由于纖維通道不光潔,某個機件嚴重磨損,分梳輥有斷齒、彎齒、產生掛花,以及通道聚集塵雜短絨,吸引其他纖維直到形成纖維束,一并帶入轉杯凝棉槽內,對小粗節分析得知,其短絨含量較高。
含異性纖維的斷頭是指纖維斷頭以后,紗尾處暴露著三絲。由于三絲較粗硬,導致捻度傳遞困難,在紗上形成弱捻區,又因三絲破壞了纖維之間的抱和力,從而導致斷頭。
機臺大量斷頭分析
若有數臺轉杯紡生產同一種品種時,其中個別機臺紗條斷頭現象比其他機臺多,可能是這臺轉杯機本身的質量不如其他紡紗機,也可能是由于環境的原因,如車間內區域性溫度相差大,產生大量斷頭。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單一增加紡杯轉速,分梳輥速度和引紗速度均會影響斷頭。當紡杯速度提高3000轉/分后,錠時斷頭率由7.5%上升到8.3%。隨紡杯速度增大,紡紗張力增大,導致斷頭增加;另外由于轉杯速度快,杯內積土快,易斷頭。
提高分梳輥速度,百錠時斷頭率上升了3.5%。同時,分梳輥速度過高杯內積灰速度加快,在輸棉通道中纖維伸直差,導致斷頭多。
轉杯紡引紗速度決定紗條單位長度內的捻回數量。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引紗速度越高,紗條的斷頭率就越高。
加強操作管理
面對危害性嚴重的疵點及斷頭,我們必須改進操作方法,加強檢查,并做好卡疵把關工作。
按規定時間清掃紡杯
值車工嚴格按規定時間做清潔工作,更換棉條時不能很壓棉條,防止棉條粘連;對分叉棉條及時修復;接頭時一定要把紡杯凝棉槽中的雜質、積灰清掃干凈。做清潔時,不準打、扇、拍;巡回接頭時,加強棉條質量的檢查,嚴防短絨、飛花、塵土聚積混和物掉入棉條桶。
棉條一律不準接頭,而要采取在紗上直接接頭,每次接頭前同樣檢查紗條條干。保全平、揩車后,認真檢查紡杯凝聚槽的滑移面是否光潔,密封圈是否完整無損,分梳輥針齒是否有倒齒、斷齒等現象;復查給棉板與給棉羅拉的隔距、給棉板的壓力,及時校正并更換新型分梳輥認真檢查引紗膠輥通道周圍油污,接頭后及時把紗放入引紗羅拉與膠輥之間。
在生產允許的情況下,適當降低紡杯轉速、分梳輥轉速和引紗速度,降低紗線的斷頭。通過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混和紗疵明顯下降,由原來2.78%下降為0.57%,整經百根萬米斷頭由原來的5.5%降低到3.5%以下。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