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品(衣服)是人的第一環境、第二皮膚,是人體環境。當前,自然環境保護、沙塵暴、大氣污染、室內環境質量、食品衛生等方面的問題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而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紡織用品是否環保健康,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和對“綠色”、“健康”生活的重視,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紡織品如何確保符合使用安全的生態標準成為新的研究課題?,F將從紡織品污染的原因、生態紡織品標準、生態紡織品的檢測方法和指標體系等方面進行研究,為我國紡織企業研發、生產生態紡織品的達標工作提出一些新的思路和建議。
1紡織品被污染的原因
據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提供的資料表明,服裝、紡織品的污染大致有以下兩個來源。
1.1種植過程
服裝原料在種植過程中受到的污染。為控制病蟲害所使用的殺蟲劑、化肥、除草劑,會殘留在服裝上,引起皮膚過敏、呼吸道疾病或其它中毒反應,甚至誘發癌癥。
1.2加工制造過程
紡織品在加工制造過程中受到的污染。我國紡織工業采用“紡紗-織造-染整”的傳統工藝,生產工藝中使用氧化劑、催化劑、阻燃劑、去污劑、增白熒光劑等化學物質,使服裝再度蒙受污染。印染過程中使用的偶氮染料中間體(能誘發癌變)、甲醛和鹵化物載體及重金屬等,都會殘留在紡織品上。紡織品的后期整形,使用含有甲醛的樹脂,也對其造成污染。總之,一件紡織品成形過程中,殘留有害物質的機會是很多的。
2生態紡織品標準(Oeko-TexS~ndard100)的建立
生態紡織品從完整意義上來講包括:原料資源的可再生和可重復利用;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對環境不會造成不利的影響;在使用過程中,消費者安全和健康以及環境不會受到損害;廢棄以后能在自然條件下降解或不會對環境造成新的污染。
隨著人們生態紡織、綠色紡織觀念的深化,以及對自己健康的重視和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建立統一的生態紡織品認定標準已成為紡織服裝貿易領域的一種共識。
Oeko-TexStandard1o0是世界上最權威、影響最廣的紡織品生態標簽。它是由國際紡織品生態研究和檢驗協會頒布的。懸掛有Oeko-TexStanda~100標簽的產品,都經由分布在世界范圍內的十五個國家的知名紡織檢定機構(都隸屬于國際環保紡織協會)的測試和認證。
Oeko-TexStandard100標簽產品提供了產品生態安全的保證,滿足了消費者對健康生活的要求。
3Oeko-TexS~ndard100標準的主要檢測指標及檢測方法
3.1pH值
人類皮膚表層呈微酸性,能抑制多種病菌的繁殖。pH值屬于中性(即pH=7)或微酸性(pH略低于7)的紡織品均無損皮膚。pH值偏高或偏低的紡織品容易破損,也會引發皮膚過敏。一般工廠在檢測時,可在織物的不同部位取樣,剪碎混勻,稱取混勻布樣5g,加蒸餾水l00mL,加熱煮沸回流30min,冷卻至室溫將清液倒入燒杯內用pH計測量。
3.2甲醛含量
甲醛的作用是配合人造樹脂形成一種交聯劑,作為一層免燙整理的保護層,有防縮水和防皺、免燙的作用,使去污更容易。服裝或紡織品所含甲醛成份可含于樹脂或任何形態物質內,不論是哪種形態,均會釋放甲醛,危害健康。過量的甲醛會使粘膜和呼吸道嚴重發炎,也可以導致皮炎,更有可能致癌。紡織品中甲醛含量的分析國內外普遍采用比色分析法;氣相色譜法也有應用,但由于操作繁雜,應用不普遍;高效液相色譜法也有報道,但擴大應用較困難。比色法中,乙酰丙酮法和絡變酸法以操作簡便、精確度高、重現性好為國內外所廣泛采用。乙酰丙酮法測試原理為:甲醛與乙酰丙酮生成淺黃色溶液,用分光光度計在一定濃度范圍,以特定波長進行吸光度測定,從標準曲線上求得甲醛含量。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