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可萃取的重金屬
重金屬包括銻(sb)、砷(As)、鉛(Ph)、鎘(Cd)、汞(№)、銅(cu)、鉻(cr)、鉻(Cr)VI、鈷(Co)、鎳(Ni),存在于土壤和空氣中的重金屬會被植物吸收,蘊藏到天然纖維內。重金屬也是部分染料的組成元素,在染色和后整理過程中深入紡織品內。當人體吸入了這些重金屬,它們就會聚集在肝、腎、骨骼、心臟和腦部,如果重金屬聚集太多,就會嚴重損害健康,例如,汞會影響神經系統。由于兒童對重金屬吸收較強,這一點對他們的影響尤為嚴重。紡織品中有害重金屬的檢測有定性法和定量法。定性法使用點滴實驗法,靈敏度不夠高,但已能說明問題,國內外仍在使用。定量法可以檢測紡織品上有害金屬含量,估測其對人體的毒害程度。在制定環保標準時要用定量法,檢測時首先制備試樣,根據指標要求可用萃取法和灰化法定量檢測。萃取條件采用:液體對試樣重量20:1,溫度40%,時間lh;灰化法使織物在規定溫度灰化,加酸制成溶液,其數據表示織物上全部有害金屬的含量。定量檢測現在也使用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光譜測定法實現。
3.4殺蟲劑(包括除草劑)、防腐劑
標準涉及超過50種殺蟲劑。殺蟲劑是在種植天然維(例如棉花)時用以殺滅蟲害的,也有在儲藏物品時用作防蛀。除草劑是除草和脫葉化學劑。殺蟲劑和除草劑會被纖維吸收,在制造過程中可能被清除,也可能一直殘留在制成品內。根據對人體的毒害程度,殺蟲劑和除草劑被分為弱毒性到強毒性若干等級。在多種情況下,這些殘余物很容易透過皮膚而被吸人人體。氯化苯酚包括五氯苯酚(PCP)和2、3、5、6-四氯苯酚(TeCP)。為防止霉菌造成霉斑,有時會在紡織品、皮革和木制品上直接加上氯化苯酚(如,PCP)。PCP和TeCP毒性強烈,被列為致癌物質。它們的化學穩定性也相當高,不容易被分解,因此對人類和環境都有害。檢測時可先稱取一定量樣品5-10g在索氏抽出器中,用適當的溶劑萃取6~8h,蒸濃至一定體積,在容量瓶中用溶劑調整至規定體積(25mL或50mL)作定性或定量分析。測定方法可用TLC薄層色譜分析法、HPLC高效液相色譜法或GC氣相色譜法。
3.5有機錫化物
三丁基錫TBT,用于抗菌加工整理。紡織行業一直利用TBT防止汗水導致的紡織品降解,同時去除鞋襪和運動服的汗臭。二丁基錫DBT是另一種用途廣泛的有機錫,例如,用來作聚氯乙烯穩定劑的中間物質,或者作電解沉積油漆的催化劑。高濃度的TBT和DBT就會產生毒性,能透過皮膚而被人體吸收,吸入過量會使神經系統受損。測試方法是采用氣相層析質譜法測定提純的提取物,其標準測試方法尚未公開報道。
3.6致癌、致敏的含氨染料
含氮染料是一組氮苯合成染料的組別名稱,常使用于紡織品。部分含氮染料可在一定情況下分離,產生致癌及致敏的芳香胺。另外,一些分散染料也會引起皮膚過敏反應。如果這些染料長時間接觸皮膚,就會被人體吸收,對人體產生損害。氯化苯和甲苯是聚酯染色工藝常用的助劑,有時亦用作防蟲劑,屬于有害物質,會導致肝臟功能喪失、粘膜及皮膚發炎,也會影響生殖系統健康。染色紡織品上禁用偶氮染料的分解產物芳香胺的分析方法是:將紡織品上的染料通過萃取和用Na2S20還原成芳香胺,再用各種方法確定是否存在致癌的芳香胺結構。目前國內已采用GC和GC?MS聯用法,方法是將一定量紡織品加檸檬酸緩沖溶液保溫處理一定時間,再加入Na:S20。在規定溫度保溫30min后冷卻。用叔丁基甲醚或二氯甲烷萃取,最后制成甲醇溶液用氣相色譜一氣相質譜進行分析。
3.7色牢度雖然并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所有用于紡織品的染料都對人體有害,但加強染色產品的色牢度可以減輕其可能的危害確是可以肯定的。易褪色的產品,其染料或顏料可能滲入汗水里,通過皮膚被吸收進體內。因此,耐水、耐汗液、耐摩擦、耐唾液和汗液(僅針對嬰兒用第一級別產品)四項測試是必不可少的。其檢測使用相應的色牢度測試儀及標準樣卡進行衡量。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