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清梳聯中,原棉經過開清工序后,棉結隨原棉開松度的增加而增加,是紡前準備工序棉結增加的最多的工序。一般開清棉中棉結的增加與原棉中棉結含量相關,當原棉棉結較少時,開清棉工序中棉結增加比率較大。原棉棉結較多時則開清棉后棉結增加反而較低,但不論如何,原棉中棉結含量都是逐漸增加的如表2所示。
.jpg)
2、紡前準備各工序對棉結數量的影響包括開清棉、梳棉、精梳等工序等。1999年美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應用摸塊化USTER HVI1000測試儀及USTERAFIS棉纖維性質檢測儀分別對原棉、開清棉、梳棉、精梳等工序的半制品進行了大量而細致的測試,從原棉到粗紗紡前準備各工序半制品中棉結含量的變化情況如下:
①、原棉初加工(軋花)造成一定數量的棉結,一般為200粒/克,最低約100粒/克,最高400粒/克。
②、在開清棉工序中棉結急劇增加,一般為400粒/克,最低200粒/克左右,最高700粒/克左右。
③、經過合理的梳棉機加工后,生條棉結含量大大減少,一般為80粒/克,高的有200粒/克,低的可達50粒/克或更低。
④、精梳工序是降低棉結的主要工序,精梳條中棉結一般在20粒/克左右。
⑤、其它工序如并條、粗紗等棉結含量變化不大,但都稍有增加。
總之,經過AFIS-N大量測試得到的結論表明:由于原棉及軋花初加工的一些工藝因素,使皮棉經過軋花廠加工后產生一定數量的棉結;開清棉是增加棉結的主要工序,梳棉及精梳是減少棉結的重要工序,除此外,原棉生長受原棉品種、溫度、土壤、雨水及光照等條件的影響,棉纖維的成熟度與細度均有差異,會影響初加工及開清棉、梳棉等棉結含量。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