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由表2可知,BYC?2170型微處理膠輥的成紗質量明顯優于NFR445?2型普通膠輥,其原因是微處理膠輥具有高彈性、彈性恢復快的特性,使膠輥對纖維的控制區前移,紗條在膠輥上的受控時間延長,從而減小了加捻三角區,有利于提高成紗條干均勻度。另外,相同的膠輥型號,大直徑膠輥比小直徑膠輥的紡紗質量好,這是因為膠輥直徑大小會影響握持點的位置,大直徑膠輥的摩擦力界得到擴展,縮短了浮游區長度,對浮游纖維的控制強。由于大直徑膠輥對牽伸須條充分、均勻、穩定的握持,使得牽伸狀態改善,從而有利于提高成紗質量。微處理膠輥涂料配比對紡紗質量也有著較大影響,較小A、B涂料組分比的成紗條干CV值較低。實際生產中,涂料配比可以根據季節和紡紗品種的變換成紗質量要求作適當調整。在紡滌粘混紡品種時,由于纖維靜電嚴重,易與膠輥摩擦引起膠輥纏繞。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將涂料配比濃度適當調整并上車試驗,膠輥纏繞現象得到解決,生產順利,成紗質量也得到了改善。
3性價比分析
不處理膠輥每個4元,微處理膠輥每個2.4元,普通膠輥每個1.6元。經紡紗試驗,滌粘混紡品種使用微處理膠輥的成紗條干質量接近不處理膠輥的水平;同時由于其抗繞性強,紡紗生產穩定,疵點少,價格僅為不處理膠輥的2/3;另外,微處理膠輥在回磨周期、磨削量及使用壽命方面與普通高硬度膠輥基本一致(回磨周期3個月~5個月,磨削量0.5mm,前道膠輥使用壽命約1.5年),雖然價格高一些,但其成紗質量、抗纏繞性和牽伸性能都明顯優于普通膠輥。因此,綜合考慮,微處理膠輥具有較高的性價比。我公司在滌粘混紡紗品種上大面積推廣使用BYC一2170型微處理膠輥后,車間生產穩定,成紗質量水平明顯提高,較好地滿足了使用要求,為企業節約了生產成本。
4膠輥制作與維護
通過實踐我們}人為,微處理膠輥在制作與使用維護方面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軸承間隙要合理,鋁襯膠輥的軸承間隙應控制在0.02 mm~0.03 mm。分揀時,將軸承間隙控制在標準范圍內,最好使用回轉靈活的舊軸承(已使用一個周期)。
(2)套制微處理膠輥時,導人柱與軸承的同心度需做到平行,以確保一次套制到位,杜絕歪扭。
(3)采用板涂時,用毛刷將配置好的涂料均勻涂于板面,并控制好涂料涂刷量,將涂板來回推動時,用力要適當均勻(保i止膠輥靈活轉動),一氣推到頭,中間不得停頓(消除花斑)。
(4)要求同臺L機膠輥的規格及直徑一致,膠輥直徑控制在標準范圍內。后列膠輥復磨量不得小于0.3 mm,膠輥直徑不得小于27 mm.砂輪要求一星期清理一次,保持磨輥鋒利。
(5)膠輥表面處理時,先將磨礪完成后的膠輥用酒精清洗,再依據品種的需求和溫濕度的變化隨時調節涂料比例,對膠輥表面進行處理。涂料A、B組分比例應區分季節適當調整:冬季1:8左右,夏季1:4左右。
(7)新制微處理膠輥停放在避光潔凈處,放置48 h后再上機使用,膠輥上機不纏黏,不出“硬頭”,還可減少膠輥表面油污。
(8)要求將待用膠輥整齊擺放于專用器具中,標示清楚,遮蓋好,避免光照。
(9)對不同型號搖架加壓機臺,依據品種紗號,配置不同直徑的微處理膠輥,以較好發揮微處理膠輥的特性。
5 結語
通過生產實踐,我們體會到,硬度稍高的軟彈性膠輥經過表面微處理能夠有效地提高抗纏繞性能,并能較好地兼顧其握持性能、耐磨性能及抗變形能力等幾方面的需求,提高了軟彈性膠輥對化纖及混紡紗的適紡性。通過對比試驗,說明BYC?2170型微處理膠輥具有硬度適中、結構均勻、回彈性好、耐磨性強、抗繞性優等特點,對滌粘混紡系列品種有較好的適應性。經大面積推廣使用后,取得了車問生產穩定、成紗質量明顯提高的良好效果。實際生產中,應注意做好膠輥的制作工作,提高磨礪質量,合理使用與維護,以保證微處理膠輥發揮良好的使用效果。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