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測試方法
1.5.1沾色牢度
按照國標GB/T 3921.3—1997《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耐洗色牢度:試驗3多種纖維牢度》測定,評定沾色用灰色卡評級。
1.5.2摩擦牢度
按國標GB/T 3920—1997《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耐摩擦色牢度》測定,評定變色用灰色卡評級。
2·結果與討論
2.1還原劑SRC用量對棉紗線還原清洗效果的影響
按1.2所述染料處方對棉紗線筒子紗進行染色,染色完成后,加入不同用量的還原劑SRC進行清洗。
實踐發現,無論哪種顏色,染缸內的染色腳水在加入還原劑SRC后馬上變為淡黃色,但隨著用量的增加,腳水顏色變化不明顯。通過測試確定還原劑SRC的最佳用量為1.0~1.5 g/L。
另外,實踐發現,還原劑SRC的還原清洗能有效去除紗線表面浮色,對改善紗線的牢度作用明顯。在其用量為1.0~1.5 g/L左右時,使用還原劑SRC進行低溫條件下還原清洗后,就可實現紗線色牢度的各項指標要求,且對棉紗線的色光沒有影響。
2.2 pH值對棉紗線還原清洗效果的影響
還原劑SRC是在酸性條件下起作用的,在近中性或弱堿性條件下不起作用,因此,合理控制pH值對還原清洗效果有較大影響。
實踐發現,隨著pH值的降低,還原劑SRC的清洗作用加強,破壞浮色染料的力度加強。由于浮色染料是從有色變為淡顏色的,嚴格來講是破壞了浮色染料的發色基從而保證了紗線各項色牢度指標要求。數據顯示,在使用還原劑SRC過程中必須控制清洗浴的pH值為4.0~4.3,才能有效保證其還原清洗的有效力度。
2.3溫度和時間對棉紗線還原清洗效果的影響
為了既達到顏色要求又能滿足客戶的各種色牢度需求,必須嚴格控制還原劑SRC的使用溫度和作用時間。一般情況下隨著溫度的升高,還原作用增強;但如果溫度控制不當,染液中的染色殘液浮色被破壞的同時,紗線及固著的染料也有可能被破壞,因此,必須嚴格控制還原清洗的溫度和時間。實踐發現,溫度控制在55~60℃,時間控制在5~10 min為宜。
3·生產實踐
按1.2中所述工藝分別對染紗車間1 500 kg棉筒子紗進行染色,染色完成后,分別按1.3.1所述棉特深色普通皂洗清洗工藝和1.4所述還原劑SRC還原清洗工藝進行后處理,并按照1.5所述測試標準進行測試。
實踐發現,無論是哪個顏色,按1.4所述工藝清洗處理織物后,織物的色牢度完全能達到與1.3.1中所述普通皂洗工藝相當的色牢度;且相比較而言,還原清洗工藝能縮減總工藝時間1.5~2.0 h。
按相同方法進行其他顏色的對比試驗發現,對于中深色顏色的加工,從進缸前處理、染色到還原清洗,整個用時可控制在7 h內,明顯縮減了工藝時間,實現了節能降耗、降本增效的作用,為企業盈利提供了技術保障和市場空間。
4·結論
4.1還原劑SRC能有效去除、破壞棉及其混紡紗線上未固著的活性染料,對色光和色牢度沒有影響,用量在1.0~1.5 g/L就能獲得較佳的清洗效果。
4.2在使用還原劑SRC過程中必須控制清洗浴的pH值在4.0~4.3,以保證還原清洗的有效力度。
4.3嚴格控制還原劑SRC還原清洗的溫度為55~60℃,時間為5~10min,以避免紗線及固著的染料受到破壞。
4.4還原劑SRC在活性染料染色后清洗處理中的應用工藝已經廣泛應用于我公司棉及其混紡紗線活性染料染色加工中。該工藝的特點是:工藝流程簡單,處理時間短,助劑用量減少,達到了節水、節電、省煤、省時,綜合成本降低的作用,為公司獲得了較大的經濟利益,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4.5因為各企業的生產環境不同;使用的染化料、助劑不同;執行的工藝條件、工藝流程也會不盡相同。因此任何一種好工藝、好方法都要經過多次的先鋒研究、探討,小樣、中樣和放大樣的試驗,從中找出適合自己企業的最佳工藝技術路線和技術突破,決不能直接照搬照套。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