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織布傳統氧漂需要使用較強的化學助劑,在高溫及高條件下進行,產品質量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如強力變低、手感變差等,并且能耗高,容易產生折皺問題,廢水排放值高,隨著人們環境問題和可持續發展的的關注,更新一代的練漂方式已成為國內外研發的熱點。
廣東德美精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也相應開發了一套針織布低溫練漂工藝,共包含純果膠酶精練型、活化酶精練型和雙氧水活化型三個解決方案。相對傳統練漂工藝,低溫練漂降低了反應溫度,減少了能源消耗,降低了污染排放,并且解決了常規工藝中的折痕、強力損失大、織物損耗高等問題,該工藝也可用于筒子紗或絞紗練漂,能提高紗線手感,減少織造中的斷頭率,下面分別作簡單介紹
1.純果膠酶精練型低溫練漂工藝:
過去認為棉煮練主要是去除棉蠟以提高滲透性,但研究發現用四氯化碳萃取后棉織物依然沒有毛效,而將果膠質萃取后毛效大幅提高,因此證明果膠酶、半纖維素酶、脂肪酶等可對去除果膠質起輔助作用。德美精練酶本身是特殊蛋白質,不含任何生物毒性,很容易生物降解,污水值低,處理負擔輕,其精練條件溫和,在50~60℃、pH為6~8條件下即可反應,并且配合其它工藝可實現精練、拋光、染色一浴。 果膠去除率可達到95%左右,潤濕性達到1S以內,完全達到常規工藝水平。
但果膠酶不能去除棉纖維中的色素和棉籽殼,不能提高纖維白度,所以僅適用于紗質較好的棉纖維染中深色,精練、拋光一浴應用工藝為:
DM-8654:1% 非離子滲透劑DM-1361:0.5 g/L,調節pH值至6~7,升溫至55~60℃,加入中性纖維素酶DM-8659:1~1.5%,保溫40~60min,視布面毛頭要求確定保溫時間,保溫結束后升溫至85℃使酶失活,然后排水正常染色。該工藝中由于精練酶和纖維素酶同時使用,不僅節省了1~2道水,而且纖維素酶的蝕毛作用使得紗線變細,捻度一定程度上降低,有助于棉籽殼的洗除。
2.活化酶精練型低溫練漂工藝:
為了彌補純精練酶DM-8654的不足,在其基礎上又開發了新的低溫活化酶DM-8656,配合活化酶保護劑DM-8657的作用,可以實現生物酶和燒堿、雙氧水同浴使用,從而獲得較好的白度和毛效。相對于常規煮漂配方,該工藝中由于活化酶的介入,燒堿用量降低約50%,pH低1~1.5左右,溫度也降低到75~80℃,精練白度可達到67左右(常規工藝為70~72),毛效優于常規工藝,達到10cm/30min以上。經染色測試,以相同工藝配方染中、淺色時,色光和深度與常規工藝相當,色差值⊿E差異在0.5以內,二者牢度也沒有差別。經某大型企業半年大貨生產驗證,該工藝在用于純棉筒子紗染色時,能節省蒸汽25%,且紗線平滑度明顯提高,對減少織造斷頭率有很大好處,其應用工藝為:
精練劑DM-1335:1g/L,活化酶DM-8656:1g/L,活化酶保護劑DM-8657:0.5 g/L,雙氧水(27.5%)5~10 g/L,燒堿:0.7~1 g/L(調節pH至10.5~11),工藝中需預先加入活化酶保護劑、精練劑、燒堿、雙氧水,測試pH合格后再加入活化酶升溫至75~80℃,保溫45~60min,之后按正常工藝水洗、過酸、除氧染色。
3.雙氧水活化型低溫練漂工藝:
盡管活化酶低溫精練工藝有較好的練漂效果和環保優勢,但仍存在做淺鮮色時白度不夠、工藝復雜的問題,所以又進一步開發出了應用工藝更為簡便、應用范圍更為廣泛的雙氧水活化型低溫練漂工藝。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