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稀土GdCl3用量、加入時間、染色溫度、染色時間、pH值、勻染劑、鹽用量、浴比等各單因素進行分析,并根據正交試驗,得到了提高羊絨深紅色相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優化工藝:稀土GdCl3用量0.1%(owf)),同染料一并加入,染色溫度85℃,染色時間90 min,pH值4,浴比1∶30,Albegal B用量2%(owf),固色劑為氨水,固色溫度為80℃,固色時間30 min。在最佳工藝條件下染色后,進行各指標測試,結果顯示,各項色牢度均提高了0.5~1.0級,上染百分率提高了10%左右,斷裂強力、斷裂強度、斷裂伸長率、斷裂功等有所增加,色差、pH值、甲醛含量均在合格范圍內。
關鍵詞:羊絨;稀土GdCl3;活性染料;染色性能
中圖分類號:TS193.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456(2012)05-0045-04
氯化稀土是一種新型環保染色助劑,氯化稀土的金屬離子可與羊絨上的羧基、氨基等基團以及染料大分子上的羥基、氨基等發生絡合[1—2]。利用這一特性,可以提高染料對纖維的親和力,從而最終提高染料的利用率和織物的色牢度[3]。由于氯化稀土在染色過程中不僅能提高上染百分率、染色牢度,而且能節約染料和助劑的用量,因此在紡織染色中的應用越來越受到重視,同時也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好評。
1·實驗
1.1材料和儀器
38 tex×2羊絨紗(內蒙古北平紡織集團);Lanasol活性紅B、Lanasol活性紅6G、Lanasol活性黃4G、GdCl3;AL104電子天平、ORINTEX電腦測色配色系統、UV755B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Y571B摩擦牢度儀、Y902汗漬色牢度烘箱、YG631汗漬色牢度儀、Starter 3c pH計等。
1.2實驗方法
分別通過單因素實驗、正交試驗設計方法,對氯化稀土用量、加入時間、染色溫度、染色時間、pH值、勻染劑、鹽量、浴比等各單因素進行分析,從而確定工藝參數,并用優化的工藝參數和優化工藝曲線進行驗證。
1.2.1常規染色工藝
活性紅B用量2.5%(owf),活性紅6G用量3.3%(owf),活性黃4G用量0.5%(owf),硫酸銨用量4%(owf),Albegal B用量2%(owf),AlbegalFFA用量2%(owf)。升溫工藝曲線見圖1[6—7]。
1.2.2單因素實驗
第1個單因素實驗:首先選擇對結果影響明顯的因素對目標函數(實驗結果的指標如上染百分率)做變化率曲線,從曲線中找出最佳條件和最佳范圍,做此單因素實驗時,其他因素的確定可先參照前人經驗確定。第2個單因素實驗:將第1個單因素實驗的最佳條件做為第2個單因素實驗時第1個單因素的確定條件,其他因素的確定可先參照前人經驗確定,依次類推。
1.2.3正交試驗設計
根據單因素實驗結果確定正交試驗影響因素,并通過直觀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進行分析。活性染料正交試驗的因素水平見表1。
1.3測試指標
色差:使用Orintex測色配色系統測定[8]。
摩擦牢度:按照GB/T 3920—2008《紡織品色牢度實驗耐摩擦色牢度》測定。
耐洗牢度:按照GB/T 3921·1—2008《紡織品色牢度實驗耐洗色牢度》測定。
耐水牢度:按照GB/T 5713—1997《紡織品色牢度實驗耐水色牢度》測定。
汗漬牢度:按照GB/T 3922—2008《紡織品實驗耐汗漬色牢度實驗方法》測定。
pH值:按照GB/T 7573—2009《紡織品水萃取液PH值的測定》進行測試并評級。
甲醛:按照GB/T 2912.1—2009《紡織品甲醛的測定游離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進行測定。
強力:按照GB/T 3916—1997《紡織品卷裝紗單根紗線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率的測定》進行測定。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