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擴散直徑法
參照AATCC79—2O00《漂白紡織品的吸水性測定》,將織物用測試防水效果的不銹鋼繃架繃緊,用1mL微量滴管在10cm高度處于10S內滴完0.5mL蒸餾水(10滴),每秒鐘1滴,30s時觀察蒸餾水在布面經、緯方向水印擴散的寬度。測定3次,取平均值。
4cm為及格,5cm為良好,6cm為優秀。
2結果與討論
2.1卜公茶皂素一步法前處理工藝
單獨采用卜公茶皂素2#前處理劑20—70g/L,按1.2節工藝對純棉緞條織物進行退煮漂一步法前處理,汽蒸時間40min。測試織物的前處理質量指標,見表1。
由表1可知,隨著卜公茶皂素2拌前處理劑用量的增加,純棉緞條織物的白度和毛效提高,強力損傷較小,手感柔軟;其用量為7Og/L時,能夠達到前處理的質量要求。因此,采用卜公茶皂素2#前處理劑,能夠替代或減少傳統退漿、精練、漂白工藝中使用的燒堿、雙氧水和各種化學藥劑,特別是印花織物,可以單純采用卜公茶皂素2#前處理劑進行一步法前處理。但是,該工藝中卜公茶皂素2#前處理劑用量大,生產成本偏高。
2.2堿氧卜公茶皂素前處理工藝
為降低卜公茶皂素2#前處理劑的用量,節省生產成本,向工作液中添加一定量的雙氧水用量和氫氧化鈉。通過(4)正交試驗,對卜公茶皂素2#用量(A)、雙氧水用量(B)和氫氧化鈉用量(C)以及汽蒸時間(D)4個主要影響因子進行工藝試驗,結果見表2,極差分析見表3。
由表3可知,各因素對織物白度的影響順序依次為:茶皂素用量>汽蒸時間>雙氧水用量>氫氧化鈉用量,較佳工藝組合為A3B3C3D2。各因素對織物毛細效應的影響順序依次為:汽蒸時間>氫氧化鈉用量>雙氧水用量>茶皂素用量,較佳工藝組合為A2B1C3D2。
氫氧化鈉和雙氧水用量對織物經緯向強力影響最大。其用量較大時,織物強力下降明顯,而白度增加不明顯。綜合考慮生產成本、產品質量和環保,應盡量降低雙氧水和氫氧化鈉用量。
根據以上分析,優選出純棉緞條織物堿氧茶皂素一步法前處理工藝組合為:A3B2C1D2,即茶皂素用量印染(2010No.24)40g/L,H。0。用量1OL,NaOH用量1OL,汽蒸時間45min。采用此工藝進行重復試驗,測得織物白度為78.86%,毛細高度法測得織物毛效6.8cm/30min,擴散直徑法為5.9cm,經緯向強力分別為674.8N和501.3N,能夠滿足純棉緞條織物活性染料或涂料白地直接印花半制品的前處理要求。
3結論
(1)純棉緞條織物單獨采用卜公茶皂素2#前處理劑進行退煮漂一步法前處理,其用量需達到6OL以上才能基本滿足要求,成本偏高。在工作液中添加一定量的雙氧水和氫氧化鈉,可減少卜公茶皂素用量,并滿足前處理要求,尤其是活性染料或涂料白地直接印花半制品的前處理要求。其較佳工藝條件為:茶皂素用量40g/L,H0用量1OL,NaOH用量10L,汽蒸時間45arin。棉織物白度可提高至78.86%,毛效6.8cm/30rnin,織物強力損失相對較小。
(2)采用擴散直徑法和毛細高度法測定織物毛細效應,測試結果基本一致。采用擴散直徑法測試時,只需直接從機臺或堆布車中拉出布頭子即可進行測試。該方法測試速度快,方便生產,建議工廠逐步推廣采用。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