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紡織品數碼噴墨印花(以下簡稱數碼印花)的起源,可追溯至1975年Milliken-Millitron地毯印花機的誕生。之后,數碼印花技術在紙張和薄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從而啟發人們在紡織品印花上的推廣應用。1991年德國漢諾威ITMA上展出了荷蘭Stork公司的織物數碼印花機及其印花織物樣品;1995年意大利米蘭ITMA上展出了活性染料墨水,以及生產能力為4.6㎡/h、分辨率為360-72Odpi的寬幅數碼印花機,從此揭開了歐洲試用數碼印花機的序幕。同時,日本Seiren公司應用自制的200多臺Viscotecs數碼印花機,實現了數碼印花織物產業化,這是織物數碼印花邁出具有決定性意義的第一步。
其間,數碼印花的噴墨方式,由連續噴墨發展成按需滴液,并相應開發熱泡法和微壓電法兩種技術,其中微壓電技術日趨主導地位。具有升降功能的導帶式數碼印花機成為主
流機型,同時,配套的數碼印花織物前、后處理設備也相繼問世,為織物數碼印花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近兩年來,數碼印花技術又有較大發展,作者在兩年前發表的文章的基礎上,進一步闡述該技術的新進展和應用前景。
1 數碼印花的特征及其產品的用途
數碼印花所用色料(即墨水)的原理與傳統印花相同,只是數碼印花染料的載體是水,而傳統印花的載體為漿料;施加方式數碼印花為非接觸式,而傳統印花為接觸式。數碼印花有如下特征:
(1)生產過程靈活
①來樣圖像可在計算機上任意修改,客戶滿意即可出樣;圖像單元(俗稱位頭或循環單元)不受限制;
②毋需制網、配色和調漿,簡化生產準備,縮短加工周期。
(2)重現性好、精度高
①數碼印花的全部技術數據儲存在計算機中,可保證大小樣和以后各批生產的印花效果一致;
②印制產品的圖像精度(對花精度之<0.1m/m=接近仿真效果;
③用CMYK四種基本色或再加上2-4種專用色,可表達1670萬種(理論上)顏色。
(3)適應小批量和快交貨的市場競銷機制;
(4)符合清潔生產要求,生產過程中無殘漿排放、噪音較?。?0dB;
(5)可以進行遠程定貨,納入供應鏈網絡。
數碼印花織物的用途,可概括如下:
①時尚服裝,婦女、紳士和兒童的服飾用品(如絲巾、圍巾、領帶等);
②運動服和泳裝;
③家用紡織品,如窗簾、床單、毛巾、桌布和家具用布;
④汽車和交通工具的廂艙內裝飾物;
⑤旗幟和橫幅;
⑥建筑用紡織品;
⑦T恤衫和特種紡織品;
⑧壁面裝飾(Trans-dermal dosin)
2 數碼印花技術的新進展
在2003年英國伯明翰的ITMA展覽會上,向人們展示的數碼印花,已顯現出從打樣向規模生產方向發展的趨勢。例如,由意大利Reggiani公司和汽巴精化及噴頭制造商(Scitex Vision,Aprion)展出其合作開發的DreAM數碼印花機,該機生產速度可高達15O㎡/h(35kHz);有熱風烘干和導帶洗滌裝置[3]。DuPont Ink Jet和日本東伸工業聯合開發的Aristri2020(或lchinose2020),加工幅寬1.8m,進布由粘合導帶傳送,最高生產速度可達5O㎡/h。
數碼印花技術的進展主要為:
2•1 前、后處理配套設備
織物數碼印花只是整個印花布生產過程中的一部分,還需有相適應的織物前處理和后處理設備配套才能完成。拉幅作為數碼印花織物的前處理,需施加必要的化學品,并烘干成卷。國外推薦的數碼印花前處理設備之一PreCoat-X,如圖1所示。
數碼印花織物的后處理,主要是固色/蒸化、水洗、烘干和成卷,國外推薦的兩種設備有Steam-X和Infintex。
Steam-X可以與數碼印花機聯接,縮短工藝,印花后直接進行固色。Steam-X可與任何種類的數碼印花機聯接,盡管兩者速度不同,均可調成同步運行。Steam-X也可作為獨立單元,同時為幾臺數碼印花機的織物進行固色。
Steam-X的處理溫度可高達180℃,適用于酸性、活性和分散染料墨水的固色。
Steam-X各有織物喂入數碼印花機機構,通過蒸化固色后,導出織物自動上卷成一連續系統。
Steam-X各有在線控制蒸化條件,如溫度、濕度和蒸化時間的軟件。
Infintex可進行固色/蒸化、水洗、整理、烘干、卷對卷;可作為獨立的織物整理單元;可加工22Ocm幅寬織物;運行速度可達90m/h;傳統印花和數碼印花均適用。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