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紹了天絲、T-400纖維性能和特點,分析了前處理、酶洗、染色等關鍵工序工藝參數對纖維性能的影響,總結出一套天絲/T-400竹節彈力面料的生產工藝。
天絲纖維是以木漿為原料經溶劑紡絲方法生產的一種再生纖維,因溶劑可以回收,對生態無害,又被稱為21世紀綠色纖維,該纖維性能獨特,兼具棉的舒適透氣、滌綸的強力和絲毛的觸感,懸垂性好。天絲分為G100、A100和LF三種類型,不同類型的天絲生產的面料風格不同;T-400纖維是杜邦公司的專利產品,是由PTT/PET兩種聚酯組分并列復合而成,由于各組分經濕熱處理后產生不同收縮,使纖維具有良好的彈性,T-400是一種帶溝槽的中空纖維,所以又具有良好的吸濕排汗功能。本文介紹的是G100型原纖化天絲與T-400纖維交織面料染整工藝。經該工藝加工生產的天絲/T-400竹節彈力面料具有獨特的外觀和觸感,是制做高檔休閑服裝的理想面料。
1 染整工藝
坯布規格:TN48.5Tex×T-400300D343根/10cm×216根/10cm,幅寬173cm
工藝流程:燒毛→退漿→水洗→定型→堿處理→原纖化→酶處理→染色→上柔拉幅→(防縮)→機械柔軟處理→(拉幅)→成品
1.1燒毛
由于經向為天絲短纖維竹節紗,表面有較多毛羽,緯向T-400是新型聚酯纖維,不耐高溫,為防止纖維受高溫熔縮導致中空結構形變,損傷彈性和吸濕排汗性能,選擇正面快速輕燒,控制汽油量12kg/h,車速在140~150m/min通過快速燒毛去除織物表面毛羽,燒毛效果達到3級以上。
1.2退漿
退漿的目的是去除織物上的漿料和雜質,提高白度和滲透性,天絲/T-400坯布雜質較少,只需退掉經紗上的漿料,采用冷軋堆酶退漿節能環保工藝。
1.2.1工藝處方
退漿酶 4g/L
滲透劑 2g/L
軋酶條件 50℃
堆置條件室溫 8h
利用堆置時酶的作用,分解織物上的漿料,并通過熱水洗去除,確保半制品毛效、白度、前后一致性滿足后道加工的要求。經退漿處理,半制品各項指標(見表1)符合后工序要求。
1.3定型
經過定型可使織物具有平整的外觀和穩定的門幅,定型溫度過高會破壞彈性和吸濕排汗性能,通過大車試驗對比強力變化、水洗尺寸變化和彈力、吸濕性能等技術指標,適宜在160℃定型,定型時間為30s,保證織物的彈性和吸濕排汗功能。
1.4堿處理
是將織物短時間浸適當的濃堿,促使纖維顯著充分的溶脹,洗滌去堿烘干后,紗線間存在著較大空隙,在后序的濕加工過程中織物硬挺度大大降低,減少擦傷和折痕的產生。纖維充分溶脹后,染色時染料分子更易進入纖維的空隙,并向內部擴散,上染率得到明顯提高(見表1)。經試驗發現,堿處理濃度過高織物手感較硬,濃度過低對后續加工中減少擦傷等問題無明顯改善,堿處理濃度在120~130g/L效果最好。
1.5初級原纖化
原纖化是天絲G100纖維的一大特點,在濕狀態下受機械力的作用纖維表面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原纖化,即單根纖維表面有微細纖維裂離,直徑一般小于1~4μm。利用這一特點可以生產桃皮絨效果的面料,同時也給染整加工帶來了麻煩,在整個過程中必須確保不發生不均衡的原纖化,否則染色會出現白條、擦傷。選用意大利Airo-2000柔軟處理機進行初級原纖化,從生產效果看,柔軟處理機生產的質量穩定,原纖化均勻,在處理浴中加入平滑劑,改善其硬挺度,可以減少疵布的產生。影響原纖化效果的因素有堿用量、處理溫度和時間、運行速度等。pH值越高,溫度越高,機械力作用越強,原纖化程度越明顯,而強力隨著下降,因此必須合理控制工藝條件,使纖維表面的長原纖充分裂離,而不損傷纖維本身。
工藝如下:50℃進布(平滑劑4g/L堿4g/L)→85℃×60min→70℃排液→80℃熱水洗→HAc中和→50℃溫水洗
1.6酶處理
經過原纖化處理后的織物表面,出現許多纖毛,要通過纖維素酶處理來去除。纖維素酶是一種高分子量蛋白質,能促使纖維素水解成葡萄糖,其中酸性酶對纖維素作用劇烈,可加速1,4-纖維素苷鍵的斷裂,促使細小原纖強力下降,受機械力作用而脫離織物,獲得光潔的表面。酶的活性受溫度、酸堿度影響較大,受熱不穩定,活化能低,僅能適應較窄的pH值范圍,生產過程中要嚴格控制,用緩沖劑調節處理浴pH值。酶處理過后可通過升高溫度或加入純堿提高pH值來確保酶失活。酶處理在Airo-2000柔軟處理機中進行。經過酶處理會使天絲纖維強力有一定幅度下降,一般下降幅度控制在18~20%。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