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纖維結構及染色工藝對陽離子染料可染滌綸纖維的染色性能進行了研究。探討了染料用量、pH值、勻染劑用量、和染色時間對染色的影響。通過對比試驗得出最佳染色處方和工藝條件為:染料用量0.5%(o.w.f.),pH值3.5~4.5,醋酸鈉1%(o.w.f.),勻染劑1227 0.5%(o.w.f.),浴比1∶30,100℃染100分鐘。
關鍵詞:改性滌綸纖維;陽離子可染性;陽離子染料;染色;上染率
滌綸纖維是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制成的疏水性纖維。由于滌綸分子鏈結構緊密,缺乏羧基、磺酸基等親水性基團而不能用直接染料、酸性染料、堿性染料等染色。必須在高溫高壓、熱熔或載體存在條件下用分散染料染色。陽離子染料可染改性方法是將滌綸改性劑,如間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鈉(俗稱三單體,英文縮寫SIPM)與滌綸共聚,共聚后的滌綸分子鏈中引入了磺酸基團,染色后所染織物色彩鮮艷,染料吸盡率高,大幅度減少了印染廢水的排放。共聚聚酯切片又能增加抗靜電、抗起毛球及吸濕性能,是近年來改善滌綸染色性能的主要方法之一[1]。
1·實驗
1.1材料、藥品及儀器
材料:陽離子染料可染改性滌綸纖維。藥品及染料:醋酸、醋酸鈉、碳酸鈉(分析純,西安化學試劑廠);勻染劑1227、陽離子艷藍RL、陽離子桃紅FG、陽離子黃7GL(市購工業品)。
儀器:722型分光光度計(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BS 110S電子天平(北京賽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101型烘箱、2孔恒溫水浴鍋(北京科偉永興實驗儀器有限公司)。
1.2染色工藝
在40℃入染,1℃~2℃/分鐘升溫至100℃,沸染60分鐘,染色完畢后降溫冷卻,取出試樣,冷水洗、皂煮、水洗、烘干。
1.3皂洗
皂片2 g/L、碳酸鈉1g/L,浴比1∶50配成皂液,90℃下處理10分鐘,取出水洗。
1.4測定
1.4.1染料最大吸收波長的測定
將染色原液用蒸餾水稀釋至0.04 g/L,選擇可見光范圍380~780 nm。用722型分光光度計在可見光范圍內,采用試探法在不同波長下測染料的吸光度,最后在最大吸光度下找出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長[2]。
1.4.2染料上染率的測定
按照GB/T23976.1-2009染料上染速率曲線上色率測定法測定。
2·結果與討論
2.1陽離子艷藍RL的最大吸收波長
由圖1可知,陽離子艷藍RL的最大吸收波長為595 nm。
2.2陽離子桃紅FG的最大吸收波長
由圖2可知,陽離子桃紅FG的最大吸收波長為520 nm。
2.3陽離子黃7GL的最大吸收波長
由圖3可知,陽離子黃7GL的最大吸收波長為410 nm。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