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微膠囊技術 目前普遍使用的是微膠囊技 術,該技術是將一種或幾種植物藥的活性成分,包裹 在微粒子膠囊中,再固著在織物的纖維里,使其成為 衛生保健織物。一些纖維里的膠囊和皮膚接觸時就 爆裂開來,散發出香氣、防蟲劑和防菌劑等,發揮其 衛生保健作用。對于抗菌、殺蟲型的微膠囊功能劑, 通常可改變壁材的組成和厚度,來控制微膠囊抗菌 劑的釋放速度,延長耐用時間。應用時可以通過涂 層加工或與粘合劑等一起應用使微膠囊固著在紡織 品上。如果耐用期不長,也可浸軋紡織品,使微膠囊 破裂,抗菌劑滲透入紡織品后,立即起抗菌或殺蟲作用。
3·1·2 超聲波技術 超聲波在傳播時,使彈性介質 中的粒子振蕩,并通過介質按超聲波的傳播方向傳 遞能量。在液體內,分子在縱向產生壓縮和稀松,低 壓部位會形成孔穴或氣泡,這些氣穴發生膨脹,最后 猛烈地塌陷或破滅而產生激波,這種作用稱為氣穴 作用。在氣穴作用過程中,在溶液極小范圍內會產 生極高的壓力和溫度,并引起局部極大的攪動,它是 超聲波產生大部分物理和化學作用的重要原因。
在水介質中,最大的氣穴效應在50℃左右出 現,所以染整加工中采用超聲波的效果比低溫加工 時為好。具有醫療保健功能的植物色素可用超聲波 技術對紡織品進行染整加工。在古代紡織品應用的 植物染料中,有許多品種對人體都有醫療保健作用, 《本草綱目》中有大量記載,植物染料是真正的環保 染料。
例1:紫草,為紫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本草綱 目》云;“紫草,其功長于涼血,利大小腸,故豆疹欲出 未出,血熱毒盛,大便閉澀者宜用之”。中醫常用紫 草治療熱瘡、胎毒、便秘、尿血等熱毒癥。現代醫學 證明,紫草有抗菌消炎、抗病毒、抗腫瘤等多種藥理 作用,臨床用于治療急慢性肝炎,肺結核、皮炎、濕 疹、銀屑病等癥,療效顯著。
紫草醌為亮紅色,乙酰紫草醌為紫紅色,如采用紫草染色的服裝面料做成老年人內衣褲,應有利于 老年人皮膚的衛生保健。類似的還有茜草、蘇木等 媒染型有抗菌效果的植物染料。
例2:馬藍,爵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化學成分 主要為靛甙,存在于葉、莖之中,用發酵法制取靛甙。 馬藍的葉子也可作為大青葉入藥,功效與蓼藍、菘藍 相近。馬藍根入藥稱“南板藍根”與菘藍根制做的“北板藍根”藥用功能相同。中醫認為大青葉具有清 熱、解毒,涼血的功用,可用于治療口瘡、傷風、丹毒 等。現代醫學證實大青葉對多種痢疾桿菌及腦膜炎 球菌有極強的殺滅作用,療效顯著且不產生病菌抗 藥性。板藍根與大青葉藥用價值相近。
各種藍草的葉、根、莖可以入藥,靛藍染料本身 也是一味中藥。《本草綱目》日:“淀乃藍與石灰作 成,其氣味與藍稍有不同,而其止血拔毒殺蟲之功, 似勝于藍”。馬藍為我國西南苗、瑤、侗等少數民族 常用的制靛藍草,瑤族還有一支名曰“藍靛瑤”的商 人,專以種植馬藍制靛為生。這些少數民族常年生 活在潮濕炎熱的大山森林深處,一襲靛藍染色的衣 服可能是他們抵御疾病瘡毒的最好保健服。
3·1·3 等離子體技術 等離子體技術在染整加工 上的應用主要包括纖維的表面改性和接枝聚合兩個 方面。近年來,有人將等離子體處理用于紡織品的 功能整理,其原理是先用等離子體處理纖維,使纖維 活化,然后進行有關整理,也有直接將等離子體引發 纖維和整理劑之間的反應,作固著處理用。建議植 物藥抗菌整理劑在紡織品上應用不妨采用以上兩種 方法進行試驗。
3·1·4 納米技術 納米材料是全新的超微固體材 料,據報道,有人已開始對植物藥應用納米技術進行 處理,讓納米級的四氧化三鐵外包覆天然藥物在磁 場作用下到達患者需醫治的部位。這方面的研究還 剛剛起步,值得深入下去。
3·2 保健抗菌紡織品的開發
1·日本用絲柏醇、扁柏醇制成的微膠囊,處理 純棉織物,如被褥、面料、內衣、針織襯衣、嬰兒被褥、 被單、毛巾被等,從而這類紡織品有醫療過敏皮炎、 抑制癢癥的功能,并具有良好的耐洗性。
2·日本高瀨染工用艾蒿提取物制成微膠囊,對 棉織物或錦綸織物特殊涂層整理,使床上用品、睡衣 褲、襯衣獲得抗菌防臭功能,尤其對患濕疹、痱子等 皮炎和皮膚過敏的人有很好的醫療價值。微膠囊的 數量達200萬個/m2以上,可耐家用洗滌不低于50 次。
3·蘆薈、甘草、蕺菜等提取物中對羽毛被褥面 料、被單、運動褲、睡衣褲進行保濕、抗菌防臭整理、 安全、刺激性低,耐洗性好。
4·開發老年人服用和日常用紡織品。人到老 年,抵抗力減弱,發病率增高,從生理和心理要求出 發,既要求穿著舒適便于活動,又要求式樣和色澤大 致跟得上潮流,特別對于體弱多病的高齡群體來說, 還要求服裝具有抗菌性、保健性、多功能性。
4 結 論
1·我國植物資源豐富,古人開發利用藥用植物 資源更是歷史悠久;使用植物藥的醫方,漢方、秘方 更是歷經千年檢驗。用現代科學技術挖掘和整理這 筆寶貴遺產,可以繼續造福人類。為此采用天然功 能劑是一種優化和保護環境的染整加工技術。
2·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染整加工技術正 面臨著許多變革,加速應用高新技術成果,將為紡織 品的染整加工開辟更廣闊的領域,尤其是要求進行 無公害的“綠色”加工,生產“清潔”的有利于健康的 紡織品。
3·從自然古老的植物上萃取有效成分,將其功 能轉移到纖維、衣料、床上用品等紡織品上,起到滋 潤皮膚、抗菌防臭的作用,有利于人的身心清新和健康延年。
參考文獻
1 李輝芹等.天然抗菌整理劑.紡織學報,2002(2):50~54.
2 何中琴譯.天然整理劑在衣料上的應用.國外絲綢,2002(2):13 ~17.
3 何中琴譯.用植物色素試制抗菌織物.印染譯叢,1998(2):96~ 102.
4 秦偉庭等.利用天然功能劑的保健和舒適加工進展.上海染料, 1998(2):45~47.
5 何中琴譯.用超臨界二氧化碳的無水染色.印染,1999(2):5~8.
6 何中琴譯.用天然功能劑的保健舒適整理.印染譯叢,1998(2): 63~73.
7 余旺苗等.納米材料及其在紡織工業中的應用.東華大學學報, 2001(12):121~127.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